什麼原因要裝心臟支架?

1 瀏覽次數

心臟支架用於治療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以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傳統氣球擴張術易再狹窄,因此塗藥支架成為主流,能更有效地維持血管暢通,降低復發風險。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好的,以下為一篇關於心臟支架原因的文章,力求不與網路上現有內容重複,並針對台灣讀者習慣進行調整:

心臟守護:為何需要裝上心臟支架?

當我們談論心臟健康時,冠狀動脈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這些血管像高速公路一樣,負責將富含氧氣的血液輸送到心臟肌肉,讓心臟能夠正常運作,為全身提供動力。然而,當冠狀動脈因為各種原因變得狹窄或阻塞時,就會對心臟造成威脅,進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罪魁禍首:冠狀動脈粥狀硬化

造成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冠狀動脈粥狀硬化。想像一下,血管壁就像水管內壁,長期使用後,會沉積一些污垢和雜質。同樣的,我們的血管壁也會因為長期的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抽菸等危險因素影響,逐漸沉積脂肪、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形成所謂的「斑塊」。這些斑塊會逐漸變大,使得血管內腔越來越窄,就像高速公路縮減車道一樣,導致心臟血流供應不足。

心臟缺氧:帶來什麼影響?

當心臟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就會發出警訊,最常見的就是心絞痛。心絞痛的感覺像是胸悶、胸痛,甚至會有壓迫感,常在運動、情緒激動或壓力大時發生。嚴重時,即使在休息狀態下也可能出現心絞痛,這表示心臟已經嚴重缺氧。如果血管完全阻塞,導致心臟肌肉長時間缺氧,就會造成心肌梗塞,也就是俗稱的「心臟病發作」,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心臟支架:打通生命線

為了改善冠狀動脈狹窄或阻塞,並降低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的風險,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也就是俗稱的「心導管手術」。心臟支架就是在這個手術中使用的重要工具。

心導管手術的原理是,醫師會從手腕或大腿的動脈插入一條細長的導管,並在X光影像的引導下,將導管送至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處。接著,醫師會使用一個帶有氣球的導管,將氣球膨脹,撐開狹窄的血管。

然而,單純使用氣球擴張術,血管容易再次狹窄,也就是所謂的再狹窄。為了降低再狹窄的風險,現在多半會使用塗藥支架。這種支架表面塗有特殊的藥物,可以抑制血管內壁細胞過度增生,減少再狹窄的機會,讓血管保持暢通。

誰需要裝心臟支架?

總的來說,以下情況的患者可能需要考慮安裝心臟支架:

  • 患有心絞痛,且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
  • 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者。
  • 經檢查發現冠狀動脈嚴重狹窄或阻塞者。
  • 進行過心臟繞道手術後,血管再次狹窄者。

重要提醒

是否需要安裝心臟支架,需要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醫師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包括病情嚴重程度、整體健康狀況、生活習慣等,綜合考量,做出最適合的治療建議。

安裝心臟支架後,並非一勞永逸。患者仍需要積極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戒菸、控制血壓、膽固醇和血糖,並遵從醫囑服藥,定期回診追蹤,才能確保心臟健康,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心臟支架,並對心臟健康有更深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