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如何診斷?

7 瀏覽次數

偏頭痛診斷仰賴症狀組合,符合特定A、B、C條件,且頭痛反覆發作至少五次,每次持續4至72小時。其成因複雜,可能由內外在因素觸發,導致血管發炎、收縮,進而引發疼痛。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偏頭痛的診斷並非單靠單一檢查就能確診,而是一個排除其他疾病,並依據病患描述的症狀組合,以及頭痛發作的頻率和持續時間來判斷。診斷的關鍵在於符合國際頭痛學會所定義的特定條件,並排除其他可能造成頭痛的原因,例如腦瘤、中風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簡而言之,偏頭痛的診斷可以歸納為「5、4、72」規則,搭配典型的症狀組合:

「5、4、72」規則:

  • 5次發作: 頭痛發作至少五次以上。
  • 4小時: 每次頭痛持續時間至少4小時,未治療或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最長可達72小時。
  • 72小時: 每次頭痛最長持續時間可達72小時。

症狀組合(至少符合兩項A、一項B、一項C):

A. 頭痛特徵:

  • 單側性搏動痛:疼痛集中在頭部一側,感覺像脈搏跳動。
  • 中度至重度疼痛:影響日常生活作息。
  • 因日常活動(如走路或爬樓梯)而加劇,或迫使患者必須限制日常活動。

B. 伴隨症狀:

  • 噁心或嘔吐。
  • 畏光及畏聲。

C. 其他排除條件:

  • 頭痛並非由其他疾病引起。這需要醫師透過病史詢問、神經學檢查,甚至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例如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造影)來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條件,醫師還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生活習慣、壓力程度等等,以更全面地了解病情。有些患者可能還會經歷前兆,例如視覺 aura(看見閃爍的光點或線條),這也是診斷偏頭痛的重要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偏頭痛的成因相當複雜,目前認為與腦部血管、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有關。內外在因素,例如壓力、睡眠不足、特定食物、荷爾蒙變化等等都可能觸發偏頭痛。了解自己的誘發因子,並積極避免,可以有效減少偏頭痛發作的頻率和強度。 若懷疑自己患有偏頭痛,切勿自行診斷或服用成藥,應儘速就醫,由專業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