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為什麼心悸?

5 瀏覽次數

咖啡因刺激交感神經,加速心跳與腎上腺素分泌,容易造成心悸甚至心律不整。 若有心悸、失眠或焦慮症狀,應減少咖啡攝取,以免加重病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咖啡香與心悸的拉鋸戰:一杯咖啡,一份心跳的忐忑

清晨的鳥鳴,窗外灑落的陽光,手握一杯熱騰騰的咖啡,這幅畫面是多少人的理想早晨?然而,對於部分人而言,這美好的景象卻可能伴隨著胸口怦怦亂跳的不安──心悸。咖啡,這提神醒腦的飲品,為何有時會帶來如此不悅的副作用呢?

答案藏在咖啡因之中。咖啡因,這眾所皆知的興奮劑,其作用機制與我們身體的交感神經系統息息相關。簡單來說,當我們喝下咖啡,咖啡因便會如同一位精力充沛的指揮官,快速地指揮交感神經系統「加速運作」。

想像一下,交感神經系統如同我們身體的「戰鬥或逃跑」系統,它負責在緊急情況下提升我們的警覺性及反應速度。咖啡因的刺激,如同按下這個系統的「緊急按鈕」,瞬間提升心跳頻率,促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腎上腺素的釋放,進一步加劇心跳加速,並可能伴隨血壓上升、呼吸急促等反應。這些生理變化,便造成了我們感受到的心悸。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少量咖啡因造成的輕微心悸或許並無大礙,甚至可以忽略不計。然而,對於本身就患有心臟疾病、焦慮症或失眠症的人來說,咖啡因則可能如同火上澆油,加重病情。 輕微的心悸或許只是身體給你的警告訊號,長期忽視,可能演變成更嚴重的問題,例如心律不整。

更甚者,有些人對於咖啡因的敏感度較高,即使攝取少量咖啡,也可能出現明顯的心悸反應。這種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基礎疾病,也應謹慎看待。

因此,享受咖啡的同時,也必須留意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在喝完咖啡後出現持續性且明顯的心悸、失眠、焦慮等不適症狀,務必減少咖啡的攝取量,甚至考慮完全戒除。 適度調整咖啡因的攝取量,才能真正享受到咖啡帶來的提神效果,而不會讓這杯香醇的飲品,變成令人不安的心跳加速器。 如有任何疑慮,應諮詢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意見,尋求更個人化的建議。別讓咖啡香,蒙蔽了你對自身健康的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