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導管跟支架有一樣嗎?
10 瀏覽次數
心導管與支架:血管疏通的兩大關鍵
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一大隱憂,而心導管檢查與支架置放手術,在診斷和治療冠狀動脈疾病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然而,心導管與支架之間的關係,常常讓許多人感到困惑,以為兩者是同一個過程。其實,它們雖然息息相關,卻有著不同的功能與作用。
心導管檢查,如同血管內的「內視鏡檢查」,利用細長的導管,將影像設備送入血管內,觀察血管的形狀、大小、以及是否有阻塞。這項檢查能幫助醫師診斷冠狀動脈疾病,例如冠狀動脈粥狀硬化,進而了解病情的嚴重程度,規劃後續的治療計畫。 換句話說,心導管是診斷的工具。
支架置放手術,則是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阻塞血管,進行疏通的治療方式。醫師透過導管將支架送入阻塞的血管,支架會在血管內展開,撐開阻塞區域,恢復血管的血液流通。因此,支架是治療的介入方式。 這項手術並非所有心導管檢查後都需要進行,只有在檢查發現血管嚴重的狹窄或阻塞,且影響血液供應,才需要考慮支架置放。
需要注意的是,支架置放手術並非萬靈丹。手術後,患者仍需要持續服用藥物,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等風險因子,並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規律運動、均衡飲食、戒菸限酒等等。 這些後續的照護與用藥,對於支架手術的成功率與長期效果至關重要。 支架的目的是幫助血管保持暢通,但整個身體的健康才是長久維持血管暢通的關鍵。
總而言之,心導管檢查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支架置放手術則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兩者相輔相成,但並非所有心導管檢查都需要支架置放。 患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自己的病情,並配合治療計畫,才能有效預防與控制心血管疾病,維護健康的生活品質。
#心導管#支架#醫療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