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多久不正常?

4 瀏覽次數

對年輕人來說,心悸持續超過五分鐘以上,建議就醫確認原因。而年長者超過50歲、運動時心悸、或有心臟疾病病史的人,心悸可能是心臟問題引起,應盡快至急診就醫。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心悸,那股怦怦亂跳、心跳加速的不安感,時不時會造訪每個人。但究竟心悸持續多久才算「不正常」,需要就醫檢查呢?答案並非一概而論,它取決於您的年齡、既往病史以及心悸發生的情況。

對於年輕族群,也就是一般定義的 18 至 45 歲之間的成年人而言,如果心悸持續超過五分鐘仍未緩解,便值得提高警覺。五分鐘,看似不長,卻足以反映出身體可能存在某些潛在問題。這五分鐘裡,您或許感受到心跳忽快忽慢、胸口有壓迫感、甚至伴隨頭暈、胸悶等不適症狀。這些都可能源自於壓力過大、咖啡因攝取過量、貧血、電解質不平衡等因素。但為了排除潛在的心臟疾病,持續超過五分鐘的心悸,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透過心電圖等檢查,釐清原因,才能安心。

然而,對於年長者,特別是超過50歲的族群,情況則有所不同。他們的血管老化、心臟機能可能較年輕人衰退,心悸的背後隱藏心臟疾病的風險相對提高。即使心悸時間較短,例如只有幾秒鐘或幾分鐘,若伴隨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都應盡速就醫。同樣地,即使心悸時間不長,但若您本身已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病史,或家族有心臟疾病史,都應該提高警覺,積極就醫。

另外,運動誘發的心悸也需要特別留意。雖然運動會造成心跳加快,但如果運動後心悸持續時間過長,或強度遠超過一般運動後心跳恢復的速率,也應尋求醫師協助,排除心臟問題的可能性。例如,輕度運動後心跳仍持續快速且伴隨胸痛,或原本不曾運動卻突然在輕微活動後出現劇烈心悸,這些情況都應該提高警覺。

總而言之,心悸持續時間並非判斷是否需要就醫的唯一指標。年齡、既往病史、伴隨症狀以及心悸發生的情境,都必須納入考量。 年輕人持續五分鐘以上的心悸,年長者或有心臟疾病病史者出現任何程度的心悸,以及運動誘發的持續性心悸,都建議盡快就醫,透過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才能保障心臟健康,避免憾事發生。切勿輕忽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時就醫才能守護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