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包括哪些?
7 瀏覽次數
看不見的傷痕:談談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病
我們常談論身體的健康,卻容易忽略內心的風景。心理健康如同身體健康一樣重要,然而,心理疾病卻常被誤解、輕忽,甚至諱疾忌醫。事實上,心理疾病的種類繁多且複雜,並非單純的「想太多」或「意志力不夠」就能解決。 它如同身體疾病般,需要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心理疾病的範疇廣泛,涵蓋許多不同的面向,並非單一疾病的集合,而是多種疾病譜系。簡單來說,它可以分為幾大類,但彼此之間也常有重疊:
一、情緒性疾患: 這類疾病的核心問題是情緒的失調,影響個人的感受、思考和行為。常見的包括:
- 憂鬱症 (Depression): 持續性的低落情緒,伴隨興趣缺失、疲倦、睡眠及食慾改變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念頭。憂鬱症並非單純的「心情不好」,而是一種需要專業協助的疾病。
- 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 情緒呈現極端波動,會有躁狂期(亢奮、精力充沛、衝動)和憂鬱期交替出現。這兩種極端狀態都可能嚴重影響生活功能。
- 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s): 持續性的焦慮和恐懼,可能表現為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社交焦慮症、特定恐懼症等不同形式。這些焦慮感會嚴重干擾日常生活。
二、精神症性疾患: 這類疾病通常涉及思維、知覺和情感的嚴重扭曲。最常見的是:
- 思覺失調症 (Schizophrenia): 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症狀包括妄想、幻覺、思維混亂、情感淡漠等。它嚴重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
- 妄想症 (Delusional Disorder): 以固執的、不符現實的妄想為主要特徵,缺乏其他精神病症狀。
三、壓力相關疾患: 這些疾病是由壓力事件引發的,包括:
- 急性壓力反應 (Acute Stress Response): 在經歷創傷事件後,短時間內出現的壓力反應,例如:失眠、易怒、噩夢等。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在經歷創傷事件後,持續出現的壓力反應,例如:反覆的創傷性回憶、噩夢、高度警覺等。
- 適應障礙 (Adjustment Disorder): 在面對生活中的重大壓力事件後,出現情緒和行為上的適應困難。
四、其他: 除了以上幾類,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心理疾病,例如飲食疾患、人格疾患、睡眠障礙等等,以及與其他身體疾病共病的心理疾病。
需要強調的是,這並非所有心理疾病的完整清單。 心理疾病的表現形式千變萬化,診斷需要仰賴專業的醫師或心理師進行全面的評估,包括病史詢問、心理測驗、臨床觀察等。 切勿自行診斷或輕忽症狀,及早尋求專業協助才能獲得有效的治療和支持,重新找回內心的平衡與平靜。 尋求協助並非軟弱的表現,而是勇敢面對自我,邁向健康的重要一步。
#憂鬱症#焦慮症#精神分裂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