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可以撐多久?

6 瀏覽次數

心臟支架壽命因材質而異,生物可吸收支架約三至五年被身體吸收,金屬支架則永久存在。 若血管再狹窄,則需再次介入或手術。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心臟支架:守護心臟的微型工程,它的壽命究竟有多長?

一場突如其來的胸痛,可能預告著心臟血管的危機。當冠狀動脈狹窄阻塞,阻礙血液流向心臟,醫生便可能建議植入心臟支架,撐開血管,恢復血流暢通。然而,這個微型工程的守護者,它的壽命究竟有多長呢?這是一個許多病患及家屬都十分關心的問題。

答案並非單純的「幾年」就能概括。心臟支架的壽命,如同它的材質般,有著不同的面貌。目前市面上主要有兩種材質:金屬支架和生物可吸收支架。

金屬支架,如同其名,是由金屬合金製成,例如不鏽鋼或鈷鉻合金。由於其堅固耐用,在血管內可以長期存在,甚至可以說是「永久性」的。然而,「永久性」並不代表毫無風險。雖然金屬支架可以有效撐開血管,但血管本身仍可能因為各種因素,例如:膽固醇堆積、發炎反應等,再次發生狹窄,導致「血管再狹窄」的現象。這就如同在穩固的橋樑底下,河床持續淤積,最終仍可能影響橋樑的通行。一旦發生血管再狹窄,則需要再次進行介入性治療,例如:再次植入支架或進行繞道手術等。

相較於金屬支架的持久性,生物可吸收支架則提供了另一種選擇。這種支架由特殊的高分子材料製成,在撐開血管後,會在三到五年內被身體逐漸吸收,最終完全消失。這聽起來彷彿是完美的解決方案,但生物可吸收支架也存在其局限性。首先,它的價格通常較金屬支架高昂。其次,在被吸收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發炎反應,個別患者可能會有不適感。更重要的是,由於支架被吸收,其撐開血管的效果會逐漸減弱,因此在支架完全吸收之前,血管仍有再次狹窄的風險。

總而言之,心臟支架的壽命並非單純以時間長短來衡量。金屬支架可以長期存在,但血管再狹窄的風險仍然存在;生物可吸收支架則會被身體吸收,但價格較高且仍有血管再狹窄的可能性。最終選擇哪一種支架,需要由醫師根據病患的個別情況,例如年齡、血管狀況、整體健康狀況等,綜合評估後決定。 定期回診追蹤,仔細觀察自身狀況,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計畫,才是維護心臟健康,延長心臟支架效用的最佳途徑。 切勿將支架視為永久的解決方案,而忽略了自身生活習慣的調整,例如飲食控制和規律運動,才是真正守護心臟健康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