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有沒有流感?

8 瀏覽次數

成年人流感症狀與嬰兒不同,常見有發燒、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疲倦等,但兒童流感則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嘔吐或腹瀉等。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認識流感:如何辨識自身或家中幼兒的感染?

流感,俗稱「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雖然症狀看似相似,但不同年齡層的表現卻有所差異,正確辨識症狀至關重要,以便及時就醫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成年人感染流感的症狀通常包括:高燒、劇烈咳嗽、疼痛的喉嚨、全身肌肉痠痛、明顯的疲倦感,甚至可能伴隨頭痛和頭暈。這些症狀通常在感染後一到兩天內出現,並可持續一週左右。 觀察自身是否有這些症狀,尤其是在發燒超過38.5度,或伴隨著明顯不適感時,就需要提高警覺。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建議儘早尋求醫療協助,以便醫師能評估病情並給予適當的治療。

然而,兒童流感的表現則可能略有不同,並且往往需要家長們更細心的觀察。幼兒感染流感時,可能出現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症狀,這些症狀有時會被誤以為是腸胃炎。 此外,高燒同樣也是幼兒流感的重要徵兆,但他們可能無法準確表達身體不適。 兒童流感若不及時治療,也可能導致嚴重併發症。因此,家長們務必留意幼兒的任何異常行為和症狀,例如持續哭鬧、嗜睡、食慾大減等。 如果發現孩子出現這些症狀,務必立即聯繫兒科醫師,尋求專業的醫療評估。

需要注意的是,單憑症狀並無法確診流感。 病毒性感染和細菌性感染的症狀可能類似,確診需要透過專業的醫療評估,例如檢測鼻咽分泌物或血清學檢查。 因此,即使只出現輕微的症狀,也不應輕忽,建議及早就醫,透過專業的評估,可以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此外,除了症狀的辨識,預防流感也同樣重要。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接觸發燒或咳嗽的人群,以及接種流感疫苗都是有效預防措施。 特別提醒,在流感高發季節,更應加強個人防護措施,才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重要提醒: 本文僅提供一般資訊,並非醫療建議。 如有任何健康疑慮,請諮詢合格的醫療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