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的藥吃太多會怎樣?

3 瀏覽次數

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突然停藥可能導致停藥症候群,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藥物副作用包含腹瀉、噁心、性功能障礙等。想換藥或停藥,務必與醫生討論,避免突然停藥造成身體不適。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抗憂鬱藥物是許多憂鬱症患者重拾生活希望的關鍵,但如同其他藥物,過量服用或使用不當都可能造成不良後果。究竟抗憂鬱的藥吃太多會怎樣?讓我們深入探討。

首先,必須釐清「吃太多」的定義。每個人的體質、病情和藥物種類不同,因此「太多」的劑量也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超過醫生 prescribed 的劑量都算過量。即使在 prescribed 劑量內,若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也可能因為交互作用而產生如同過量服用的效果。

抗憂鬱藥物吃太多的後果,輕則加重藥物副作用,重則引發血清素症候群,甚至危及生命。常見的副作用加劇包含:

  • 腸胃道不適: 腹瀉、噁心、嘔吐、便秘等症狀會更加嚴重,影響食慾和營養吸收。
  • 神經系統失調: 頭暈、嗜睡、疲倦、顫抖、視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甚至導致意外發生。
  • 心血管問題: 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或降低、心律不整等,對心臟造成負擔,尤其對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為危險。
  • 血清素症候群: 這是抗憂鬱藥物過量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症狀包含高燒、肌肉僵硬、顫抖、意識混亂、心跳加速、血壓不穩等,嚴重時可能導致昏迷甚至死亡。

此外,長期過量服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造成藥物依賴,加重原本的憂鬱症狀,甚至導致其他精神疾病的產生。

切記,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如果您感覺目前的藥物劑量無法有效控制病情,或者出現任何不適的副作用,請務必與您的精神科醫師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員聯繫。他們會根據您的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或種類,並提供其他治療方案,例如心理治療、生活型態調整等,幫助您安全有效地控制憂鬱症狀,重拾健康快樂的人生。千萬不要自行停藥或增減藥量,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除了上述的生理風險,過量服用抗憂鬱藥物也可能隱含著心理層面的警訊。這可能暗示著患者的病情加重、對藥物產生過度依賴,或是對於疾病治療感到灰心和無助。因此,當發現自己有過量服藥的傾向時,除了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外,更要積極與醫師和家人朋友溝通,共同找出問題的根源,並尋求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透過專業的協助和支持,才能真正擺脫憂鬱的陰霾,迎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