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直手抖?

9 瀏覽次數

手抖成因複雜,可能是情緒緊張、低溫等生理反應,也可能是低血糖或甲狀腺、副甲狀腺等內分泌疾病引起。 若持續或嚴重,應尋求醫師診斷,找出根本原因。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為什麼我的手一直在抖?一個你應該重視的訊號

手抖,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現象,卻可能隱藏著身體發出的重要警訊。 從輕微的顫動到劇烈的搖晃,手抖的成因複雜,絕非單純的「緊張而已」這麼簡單。 我們常常習以為常,忽略了它背後可能潛藏的健康問題。

許多人經歷過手抖的經驗。例如,在公開場合演講時、遭遇突發狀況時,或是寒冬臘月裡雙手冰冷時,手都會不自覺地顫抖。這些情況大多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是身體面對壓力或環境變化時的一種自然生理機制,通常屬於暫時性的,並無大礙。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身體的一種「警報系統」,短暫的啟動是正常的。

然而,如果手抖的現象持續發生、頻率增加,或是抖動的程度日漸嚴重,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的作息,例如:寫字困難、拿取物品不穩、進食不便等,就必須提高警覺了。 這時,手抖可能不再只是單純的生理反應,而是某些潛在疾病的徵兆。

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持續性或嚴重手抖的因素:

  • 內分泌系統疾病: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亢)和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是常見的內分泌疾病,都可能導致手抖。甲亢患者可能同時伴隨心悸、體重減輕、容易疲倦等症狀;而副甲狀腺亢進則可能造成骨骼疼痛、肌肉無力等。

  • 神經系統疾病: 帕金森氏症是眾所皆知會引起手抖的疾病,其特徵是靜止性震顫,也就是在手部休息時抖動較為明顯。 此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例如本態性震顫,也會造成手部持續顫抖。

  • 低血糖: 血糖過低會影響腦部功能,導致手抖、頭暈、冒冷汗等症狀。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血糖控制。

  • 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例如類固醇、抗精神病藥物等,也可能造成手抖的副作用。

  • 酒精戒斷症狀: 長期酗酒者在戒酒期間,也可能出現手抖等戒斷症狀。

  • 營養缺乏: 缺乏某些維生素或礦物質,例如維生素B群,也可能導致手抖。

手抖的原因千變萬化,僅憑自身觀察難以判斷確切病因。 因此,持續或嚴重的手抖絕非小事,切勿輕忽! 應盡速尋求醫療專業人士的協助,接受詳細的檢查和診斷,才能找出根本原因,並接受適切的治療。 醫師可能會進行神經學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釐清手抖的成因,並提供個人化的治療計畫。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有效預防疾病惡化,維持生活品質。 別讓手抖默默地偷走你的健康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