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經來心情會不好?

10 瀏覽次數

月經期間心情低落,可能源於荷爾蒙失衡。當雌激素與黃體素比例失調,容易引發經前症候群。若無排卵,黃體素不足,雌激素驟降且缺乏平衡,進而導致情緒起伏、焦慮、憂鬱等不適症狀。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為什麼月經來心情會不好?破解經期情緒低潮的秘密

許多女性都有這樣的經驗:每當「好朋友」來訪,除了生理上的不適,心情也彷彿跌入谷底,變得容易焦慮、煩躁,甚至感到憂鬱。這種經期前後的情緒波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單純地歸咎於「這是正常的」並不能讓人釋懷,了解背後的原因,才能更有效地應對這種週期性的情緒困擾。

荷爾蒙風暴:情緒起伏的幕後黑手

雖然網路上常見荷爾蒙失衡的說法,但更精確地說,是荷爾蒙的劇烈變化在經期前後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月經週期中,雌激素與黃體素這兩種主要的女性荷爾蒙會經歷高峰與低谷,而這宛如雲霄飛車般的變化,正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

  • 雌激素的波動: 雌激素不只與女性的生殖功能有關,也與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密切相關,例如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種能帶來快樂、平靜感的物質。月經來潮前,雌激素水平開始下降,連帶影響血清素的合成與釋放,使得情緒變得低落、易怒,甚至出現憂鬱傾向。
  • 黃體素的影響: 黃體素在排卵後開始分泌,主要作用是維持子宮內膜,為受精卵著床做準備。但同時,黃體素也可能對某些女性產生負面影響,例如:疲勞、腹脹、以及情緒上的不穩定。月經來潮前,黃體素水平迅速下降,這也會加劇情緒上的不適感。

大腦的化學反應:與情緒息息相關

除了雌激素與黃體素,其他神經傳導物質也會受到經期荷爾蒙變化的影響。

  • GABA(γ-胺基丁酸): GABA 是一種抑制性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助於舒緩情緒、放鬆身心。研究顯示,經期前後,GABA 的活性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焦慮感增加。
  • 腦內啡: 腦內啡是一種天然的止痛劑與情緒調節劑。然而,經期期間,腦內啡的釋放可能受到抑制,使得疼痛感更加明顯,同時也影響情緒的穩定。

不只是荷爾蒙:多重因素交互影響

雖然荷爾蒙是經期情緒波動的主要原因,但還有其他因素會加劇這種情況:

  • 睡眠品質: 經期容易出現睡眠障礙,例如失眠、多夢等。睡眠不足會影響情緒的穩定,使人更容易感到焦慮、煩躁。
  • 飲食習慣: 經期期間,許多女性會特別渴望甜食或鹹食,但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血糖波動,進而影響情緒。
  • 壓力: 生活中的壓力會加劇經期情緒問題。壓力會影響荷爾蒙的分泌,使得情緒更加不穩定。
  • 個人體質: 每個人對荷爾蒙變化的敏感度不同。有些人可能幾乎沒有任何感覺,而有些人則會受到嚴重影響。
  • 潛在疾病: 如果經期情緒問題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可能需要考慮是否存在潛在的疾病,例如:經前症候群(PMS)、經前不悅症(PMDD)等,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如何應對經期情緒低潮?

了解了經期情緒波動的原因,我們就能更積極地應對:

  • 記錄經期: 追蹤經期與情緒變化,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週期模式,並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 調整飲食: 減少攝取咖啡因、酒精、高糖分、高鹽分的食物。多攝取全穀類、蔬菜、水果,以及富含鈣、鎂的食物。
  • 規律運動: 運動可以幫助釋放壓力、改善睡眠、提升情緒。
  • 放鬆身心: 嘗試冥想、瑜珈、按摩等放鬆技巧,舒緩身心壓力。
  • 尋求支持: 與家人、朋友或伴侶分享你的感受,獲得支持與理解。
  • 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 如果經期情緒問題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請尋求專業醫師或心理師的協助。

經期情緒波動是許多女性共同的困擾。了解背後的原因,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情緒,擁抱更健康、快樂的生活。請記住,你並不孤單,並且有很多資源可以幫助你度過這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