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月經只有一點點?

4 瀏覽次數

月經量少可能源於荷爾蒙失調、子宮構造異常、或過往手術影響。 此外,營養不良、壓力過大、甚至某些藥物都可能造成經血減少,中醫則從氣血、臟腑功能角度探討其成因。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月經滴滴答答,怎麼回事?淺談經血量少的原因

月經,是女性生理週期的重要一環,如同潮汐般規律地 ebb and flow。然而,有些女性朋友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月經不像以往那樣奔騰洶湧,反而變得稀稀落落,如同涓涓細流,甚至只是點點滴滴。這種經血量過少的現象,在醫學上稱為「經血過少」(Hypomenorrhea),不僅可能影響生活品質,也暗示著潛在的健康問題,值得我們重視。

經血量少的原因錯綜複雜,如同拼圖般需要逐片拼湊才能窺見全貌。西醫觀點認為,荷爾蒙的微妙平衡扮演著關鍵角色。卵巢如同指揮中心,負責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調控子宮內膜的增厚與剝落。一旦荷爾蒙分泌失調,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就可能導致子宮內膜增生不足,進而使經血量減少。

除了荷爾蒙失調,子宮本身的構造異常也可能影響經血量。例如,子宮腔沾黏、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都可能阻礙經血的順利排出,造成經血量少,甚至閉經。此外,曾經接受過子宮手術,例如子宮內膜刮除術或子宮肌瘤切除術,也可能因為子宮內膜受損而影響經血量。

生活型態與外在環境因素同樣不容忽視。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山大,加上飲食不均衡、營養不良,都可能擾亂內分泌系統,進而影響月經週期和經血量。此外,某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導致經血減少,例如某些避孕藥、抗憂鬱藥等。服用任何藥物前,務必仔細閱讀說明書,並諮詢醫師或藥師。

中醫則從不同的角度詮釋經血量少的原因。中醫認為,月經與「氣血」的運行息息相關。氣血不足、氣滯血瘀、寒凝胞宮等,都可能導致經血量少。此外,肝、脾、腎等臟腑功能的失調,也會影響氣血的生成與運行,進而影響月經。

面對經血量少的困擾,切勿諱疾忌醫,應積極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醫師會根據個人情況,進行詳細的問診、身體檢查以及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例如荷爾蒙檢測、超音波檢查等,找出造成經血量少的原因,並給予適切的治療。

除了尋求醫療協助,女性朋友也可以透過調整生活型態來改善經血量少的狀況。維持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以及學習壓力管理技巧,都有助於平衡內分泌系統,促進氣血運行,讓月經週期恢復正常,經血量也逐漸回歸正常水平。 總之,關愛自身健康,從關注月經的點滴變化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