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看什麼科?

2 瀏覽次數

體重過輕或只胖肚子卻四肢纖細,可能是營養吸收出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或腸胃科醫師,檢查是否為營養不良、肝臟或腸胃疾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營養不良,別輕忽! 該掛哪一科才對?

體重過輕、四肢纖細,或者看似「正常」體重,卻有著明顯的「鮪魚肚」,這些都可能是營養不良的警訊!許多人誤以為營養不良只會發生在偏遠地區或經濟條件不佳的家庭,事實上,在台灣,營養不良的情形比想像中普遍,而且不分年齡層。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外食頻繁,飲食習慣不佳,加上壓力、疾病等因素,都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或吸收不良,進而影響健康。

那麼,懷疑自己營養不良,該掛哪一科呢?

首先,家醫科是一個很好的起點。家醫科醫師如同健康守門員,能初步評估您的整體健康狀況,了解您的飲食習慣、生活型態、家族病史等,並進行基本的理學檢查。如果懷疑營養不良,家醫科醫師會開立相關檢驗,例如血液檢查,檢測體內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素的含量,或是安排進一步的檢查,並提供初步的營養建議。

其次,腸胃科也是一個重要的選擇。許多腸胃道疾病,例如慢性腹瀉、發炎性腸道疾病、腸躁症等,都可能影響營養吸收,導致營養不良。腸胃科醫師能透過更深入的檢查,例如胃鏡、大腸鏡、腹部超音波等,找出潛在的腸胃問題,並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除了上述兩個科別,其他專科也可能與營養不良有關。例如,新陳代謝科可以評估是否有甲狀腺亢進等代謝疾病導致體重下降;身心科則能協助處理因壓力、情緒問題導致的食慾不振;老年醫學科則關注老年人常見的營養不良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單純的「胖肚子、四肢纖細」並不一定代表營養不良,也有可能是內臟脂肪過多,或是肌肉量不足。這種「泡芙人」體型,雖然體重看似正常,但實際上也隱藏著健康風險,例如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建議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釐清造成體型異常的原因,並制定個人化的飲食及運動計畫。

別把營養不良視為小事,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營養,維持健康活力! 除了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外,也要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並規律運動,才能有效預防營養不良,擁有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