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發炎怎麼知道?

7 瀏覽次數

肌肉發炎時,患部常腫脹瘀青,疼痛難耐且活動受限,甚至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觸碰時疼痛加劇,且疼痛持續不消退,需就醫治療並充分休息。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肌肉發炎了?小心這些徵兆!

肌肉發炎,又稱肌肉拉傷或肌腱炎,是運動愛好者或久坐族群常見的困擾。當肌肉或肌腱受到過度使用、突然的拉扯或撞擊時,就容易引發發炎反應。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肌肉發炎了呢?以下幾個常見的徵兆,可以幫助你初步判斷:

1. 疼痛難耐: 肌肉發炎最顯著的症狀就是疼痛,而且疼痛感會隨著時間加劇,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輕微的肌肉拉傷可能只會感到輕微酸痛,但嚴重的肌肉發炎可能會造成劇烈的疼痛,甚至無法觸碰患部。

2. 腫脹瘀青: 肌肉發炎的部位通常會腫脹,甚至出現瘀青。這是因為發炎反應導致組織液積聚,以及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3. 活動受限: 肌肉發炎會導致肌肉僵硬,活動範圍縮小,甚至無法正常運動。例如,腿部肌肉發炎,可能造成行走困難,手臂肌肉發炎,則可能難以舉起重物。

4. 紅腫熱痛: 肌肉發炎時,患部可能出現紅腫、發熱和觸碰疼痛等症狀,這是發炎反應的典型表現。

5. 疼痛持續不消退: 若疼痛持續不消退,甚至逐漸加劇,就需要格外警惕,及早就醫檢查。

及時就醫,積極治療:

一旦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並遵照醫生的指示治療。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 休息: 避免使用患部,讓受傷的肌肉得以休息和修復。
  • 冰敷: 用冰袋或冰敷袋敷在患部,可以幫助減輕疼痛和腫脹。
  • 藥物治療: 醫生可能會開一些止痛藥、消炎藥或肌肉鬆弛劑。
  •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可以指導你進行一些運動和伸展運動,幫助恢復肌肉功能。

預防肌肉發炎:

  • 適度運動: 避免過度運動,並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後進行緩和運動。
  • 正確姿勢: 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肌肉過度勞損。
  • 適當休息: 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適時休息和伸展。
  • 補充營養: 攝取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幫助肌肉修復。

肌肉發炎並非小事,及早治療才能避免病情加重,恢復肌肉功能。如果你出現肌肉疼痛或其他不適,請務必及早就醫檢查,並遵照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