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有哪些?

5 瀏覽次數

常見自體免疫疾病有乳糜瀉、第1型糖尿病、格雷夫斯症、發炎性腸道疾病、多發性硬化症、乾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全身性紅斑狼瘡。治療需視病情而定,常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和免疫抑制劑。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身體的叛徒:探討自身免疫疾病的多樣樣貌

我們的免疫系統,如同忠誠的保鏢,日夜守護著身體免受外來入侵者的侵害。然而,有時這支保鏢部隊會發生「內亂」,將自身細胞誤認為敵人,展開猛烈的攻擊,這就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可怕之處。這些疾病並非單一病症,而是一群由免疫系統失調引起的疾病家族,其症狀和影響範圍廣泛且複雜。

想像一下,原本該保護你的士兵,卻開始攻擊你的城堡。這就是自身免疫疾病的本質。體內免疫細胞不再區分敵我,攻擊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慢性發炎和組織損傷。這樣的「內戰」可能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爆發,導致各種不同的症狀和疾病。

常見的自身免疫疾病包括,但不僅限於:

  • 乳糜瀉 (Celiac Disease): 對麩質蛋白產生過敏反應,造成腸道損傷,影響營養吸收。症狀從腹痛、腹瀉到營養不良皆有可能。

  • 第一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免疫系統攻擊胰臟中的胰島細胞,導致胰島素缺乏,無法有效控制血糖。這是一種需要終身管理的慢性疾病。

  • 格雷夫斯氏病 (Graves’ Disease): 免疫系統刺激甲狀腺,導致甲狀腺激素過度分泌,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包括心跳加快、體重下降、焦慮和易怒。

  • 發炎性腸道疾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這兩者皆會造成腸道慢性發炎,伴隨腹痛、腹瀉、體重下降等症狀,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 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 MS): 免疫系統攻擊髓鞘,這是保護神經細胞的物質,導致神經訊息傳遞受阻。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肌肉無力、麻痺等,嚴重程度因人而異。

  • 乾癬 (Psoriasis): 一種慢性皮膚病,免疫系統異常活化,導致皮膚細胞快速增生,形成紅斑、脫屑的病灶。

  • 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免疫系統攻擊關節,造成關節發炎、腫脹、疼痛,甚至導致關節變形。

  • 全身性紅斑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一種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可以影響身體多個器官系統,造成發炎、疼痛、疲勞等多種症狀,且病程變化多端。

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冰山一角。許多其他較少見的自身免疫疾病也存在,它們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也各有不同。

目前自身免疫疾病尚無根治方法,治療目標主要在於控制症狀、減緩疾病進程,並提升生活品質。治療方法因疾病類型和嚴重程度而異,常用的藥物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 (NSAIDs)、免疫抑制劑、生物製劑等。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也對疾病管理至關重要。

如果您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自身免疫疾病,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及早診斷和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疾病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了解自身免疫疾病,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