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支架算手術嗎?

9 瀏覽次數

植入心臟支架是微創介入性手術,雖非開胸大手術,仍具風險。併發症機率因個人狀況和支架種類而異,術前評估至關重要,不可輕忽。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裝心臟支架:微創手術,風險不容輕忽

「裝支架算手術嗎?」這是一個許多人在面臨心血管問題時會產生的疑問。雖然我們常常聽到「裝支架」這個詞,但對於它的本質,以及是否屬於手術的範疇,卻可能一知半解。

簡單來說,植入心臟支架的確是一種 微創介入性手術。它與傳統需要開胸的大型心臟手術不同,而是透過一條細長的導管,經由周邊血管(例如手腕或鼠蹊部的動脈)進入心臟,將支架運送到阻塞的冠狀動脈部位。

為什麼說是手術? 雖然它沒有開胸那樣的大傷口,但裝支架的過程仍然涉及侵入性的操作,需要麻醉(通常是局部麻醉),並且需要醫師精密的技術和判斷。它需要對血管進行擴張、放置異物(支架),並且可能會有血管損傷的風險。因此,從醫療專業角度來看,這的確是手術的一種。

風險不容小覷: 雖然微創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胸手術,復原時間較短、傷口較小,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完全沒有風險。 任何手術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而裝心臟支架的常見併發症可能包含:

  • 血管撕裂或阻塞: 導管在血管內移動的過程中,可能對血管壁造成損傷,甚至導致血管撕裂或阻塞。
  • 支架內再狹窄: 支架植入後,血管內壁的細胞可能會增生,導致支架內再次發生狹窄。
  • 血栓形成: 身體可能將支架視為異物,進而啟動凝血機制,導致血栓形成。
  • 出血: 導管穿刺部位可能發生出血。
  • 過敏反應: 部分患者可能對顯影劑或支架材料產生過敏反應。
  • 腎功能損傷: 顯影劑可能對腎臟造成負擔,尤其是腎功能不佳的患者。

術前評估至關重要: 由於併發症的機率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所選擇的支架種類而異,因此,術前的詳細評估至關重要。醫師會針對患者的病史、身體檢查結果、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甚至冠狀動脈攝影等檢查進行綜合評估,判斷是否適合接受支架手術,以及選擇最合適的支架類型。

結論: 裝心臟支架雖然屬於微創手術,但仍具備一定的風險性。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務必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可能的風險和預期效益,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絕對不能輕忽術前評估的重要性,並且應積極配合醫師的指示,才能確保手術順利進行,並降低併發症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