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鬱症算精神病嗎?

2 瀏覽次數

輕鬱症屬於精神官能症,並非嚴重的精神疾病,例如焦慮症、強迫症等也在此範疇。患者通常具有病識感,了解自身精神狀態出現問題。精神疾病是一個光譜,嚴重程度不一。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輕鬱症:遊走在情緒陰影中的微光,是精神疾病嗎?

輕鬱症,如同其名,是一種相較於重度憂鬱症而言,症狀較輕微、持續時間較長的憂鬱狀態。許多人或許曾聽過這個名詞,但對於它是否屬於「精神病」範疇,卻可能存在一些疑惑。

要釐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對「精神疾病」這個概念進行更細緻的理解。精神疾病並非一個單一、黑白分明的類別,而是一個寬廣的光譜。在這個光譜上,疾病的嚴重程度、對個體功能的影響程度各有不同。

過去,精神醫學曾將精神疾病區分為「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兩大類。精神病通常指涉症狀較為嚴重、個體現實感喪失、出現妄想或幻覺等情況,例如思覺失調症。而精神官能症則包含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以及本文討論的輕鬱症等等。這些疾病的共同特點是,患者通常仍保有病識感,能夠意識到自身的情緒或行為出現了問題,並且對現實的判斷力較為完整。

從這個分類來看,輕鬱症屬於精神官能症,而非嚴重的精神病。輕鬱症患者可能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缺乏活力、對事物失去興趣的狀態,但他們通常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只是生活品質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們也明白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不正常,希望能擺脫這種困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精神醫學已逐漸揚棄「精神病」與「精神官能症」的二分法,更傾向於以症狀的嚴重程度、功能受損程度,以及疾病的病程來進行更精確的診斷與分類。因此,我們不應過於執著於「輕鬱症是不是精神病」這個問題,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對患者的影響,並尋求適當的協助。

輕鬱症雖然症狀較輕微,但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質仍然有著不容忽視的影響。長期處於低落的情緒狀態,不僅會影響工作效率、人際關係,還可能增加罹患其他身心疾病的風險。

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處於類似輕鬱症的狀態,千萬不要輕忽,應該主動尋求專業的協助。透過心理諮商、藥物治療,或者其他適合你的方式,都有機會擺脫情緒的陰影,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與動力。

總而言之,輕鬱症雖然不屬於嚴重的精神病,但它仍然是一種需要關注和處理的精神健康問題。重要的是理解自身的情緒狀態,並勇敢地尋求協助,讓自己能夠在情緒的光譜中,找到更明亮、更充滿活力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