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開的藥一定要吃完嗎?

0 瀏覽次數

醫生處方藥需遵照指示服用完畢,剩餘藥物切勿自行丟棄或重複服用。 請妥善回收未服用完畢的藥品,避免環境污染及抗藥性產生,維護自身健康與生態平衡。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醫生開的藥,真的非得「吃光光」嗎?:從完整療程到環境永續的考量

「醫生開的藥一定要吃完嗎?」這句話彷彿迴盪在每個看診過後的人心中。許多人對於藥袋上標註的「服用完畢」抱持著疑問:症狀都消失了,還需要繼續吃嗎?是不是吃越多對身體越不好?雖然這問題看似簡單,背後卻牽涉到個人健康、公共衛生,甚至是環境保護等多重面向。

一般來說,醫生開的藥,尤其是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強烈建議務必按照醫囑指示服用完畢。 這背後的原因,在於確保病原體徹底被清除。當我們感覺症狀減輕,可能只是病原體被壓制,而非完全消滅。此時擅自停藥,殘存的病原體可能產生抗藥性,使得下次使用相同藥物時效果大打折扣。更糟的是,這些產生抗藥性的病原體還可能傳播,造成更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然而,並非所有藥物都一定要「吃光光」。例如,某些止痛藥、症狀緩解藥物,通常是按需服用,也就是在症狀出現時才需要服用。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和藥物特性,清楚說明服用方式,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與醫生充分溝通,確認藥物的正確用法。 千萬不要自行判斷,更不要因為擔心副作用而擅自減量或停藥。

那麼,如果真的有剩藥,該怎麼辦呢?絕對不要將剩藥隨意丟棄!這是因為藥物含有許多化學物質,若流入環境中,會對土壤、水源造成污染,甚至影響生態系統。更重要的是,不要將剩藥留著下次自行服用。每個人的病情不同,上次的剩藥可能不適用於這次的症狀,延誤就醫甚至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正確處理剩藥的方式,是將其妥善回收。 大部分的藥局都有提供藥品回收服務,你可以將剩藥包裝好,交給藥師處理。藥師會將這些藥品集中處理,避免環境污染。在回收前,建議將藥丸從鋁箔包或膠囊中取出,與外包裝分開,並將藥水倒在夾鏈袋中,混入咖啡渣或茶葉,再一起丟棄,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總而言之,醫生開的藥是否需要吃完,取決於藥物的種類和醫生的指示。最重要的還是要與醫生充分溝通,了解藥物的正確用法。對於剩藥,切勿自行丟棄或服用,而是應該妥善回收,為自身健康和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下次看診時,不妨多問一句:「這個藥一定要吃完嗎?」,讓自己成為更聰明的用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