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宴客要包紅包嗎?

12 瀏覽次數

隨著觀念改變,越來越多新人選擇僅公證登記,並送上喜餅分享喜訊。收到喜餅的親友若想回禮,雖無硬性規定,但基於禮尚往來,可包紅包 1200~2000 元或贈送禮物表達心意。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不宴客只送喜餅,到底要不要包紅包?這大概是許多人在收到沾染喜氣的紅色禮盒時,內心都會浮現的小小疑問。

時代在變,結婚的儀式也越來越多元。比起以往盛大隆重的婚宴,現在有許多新人選擇以簡約的公證登記,搭配喜餅分享喜悅,開啟人生新篇章。這樣一來,省去了繁瑣的籌備過程和龐大的宴客費用,更能專注於兩人世界,也更符合現代人追求簡約的價值觀。

那麼,收到喜餅卻沒參加喜宴,到底該不該包紅包呢?其實,並沒有硬性規定。畢竟新人選擇不宴客,通常也代表著他們不想造成親友的負擔。然而,華人社會向來重視禮尚往來,收到喜餅代表新人分享了他們的喜悅,基於禮貌和情誼,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回禮表達祝福。

至於回禮的方式和金額,則可以根據與新人的交情以及自身的經濟狀況彈性調整。如果和新人交情深厚,或者本身經濟狀況允許,可以比照一般婚宴的紅包行情,包個 1600、2000 或更高的金額。如果只是點頭之交,或是預算有限,則可以包個 1200 元左右,或是選擇等值的實用禮物,例如小家電、寢具、餐具等,表達心意即可。

除了金額考量,也可以從禮物本身的實用性出發。像是新人在新居落成後,或許需要添購一些生活用品,這時候送上實用的家電或居家小物,不僅能減輕新人的負擔,也更能展現你的貼心與祝福。

總而言之,不宴客的紅包,重點在於心意,而非金額的多寡。一份真摯的祝福,遠比昂貴的禮物更能讓新人感受到溫暖。無論選擇包紅包或送禮物,都是一份對新人的祝福,讓他們在人生的新階段感受到滿滿的愛與支持。別讓「要不要包紅包」這個小問題,成為你表達祝福的絆腳石,發自內心的祝福,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