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養費一定要給嗎?

4 瀏覽次數

離婚後,無論監護權歸屬誰,雙方皆有義務共同分擔子女扶養費。 這筆費用並非選擇性支出,而是基於法律責任,用於孩子的生活與教育,通常由主要照顧者向另一方請求部分費用。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離婚後,扶養費一定要給嗎?

婚姻關係終結後,子女的扶養責任並不會因此而終止。根據台灣法律規定,離婚後,無論監護權歸屬何方,雙方父母皆有義務共同分擔子女的扶養費用。

扶養費並非選擇性支出,而是基於法律責任。這筆費用主要用於子女的生活費、教育費等與其成長發育相關的支出。通常由主要照顧者向另一方請求支付部分費用,以維持子女的生活品質。

扶養費的金額通常會考量雙方的經濟能力、子女的實際需要、生活水準等因素來決定。在計算扶養費時,法院或調解委員通常會參考「平均生活費」的概念。平均生活費是指子女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包括食、衣、住、行、教育、醫療等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扶養義務並非僅止於離婚後。即使子女已成年,父母仍有扶養的責任,直到子女經濟獨立為止。此外,如果子女因身心障礙而無法自行謀生,父母也應負起扶養的義務。

對於扶養費的請求與支付,若雙方無法自行達成協議,可透過調解或訴訟途徑請求法院裁定。調解由調解委員協助雙方溝通協調,訴訟則由法院審理裁決。

扶養費的執行方式依據法院的裁定為主。常見的執行方式包括:

  • 自動扣繳:從扶養義務人薪資中直接扣除
  • 強制執行:透過強制執行程序查封義務人的財產
  • 行政執行:透過行政機關代為執行

扶養費的給付是父母對子女的法定義務。離婚後,雙方父母仍應共同分擔子女的扶養責任,以保障其身心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