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發燒39度要吃退燒藥嗎?

3 瀏覽次數

大人發燒超39度,是否需吃退燒藥?

當發燒超過 38.5 度有明顯不適,或超過 39 度時,可適度服用退燒藥。但退燒藥僅用於緩解發燒不適,讓病人得以休息,不宜過量服用,否則會影響病情判斷。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發燒39度,吃不吃退燒藥?這可不是個簡單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問題。

體溫計上的數字飆到39度,的確令人擔憂。大多數人這時候會感到明顯不適,例如頭痛欲裂、全身痠痛、倦怠乏力,甚至開始畏寒或發冷。此時,服用退燒藥確實能緩解這些惱人的症狀,讓身體舒服一些,也能獲得較好的休息,有助於恢復體力对抗病魔。

然而,發燒本身並非疾病,而是身體對抗感染的自然反應,就像體內的警報系統正在全力運作。發燒時,體溫升高能抑制部分病菌的生長繁殖,並促進免疫系統運作。因此,一味追求快速退燒,反而可能掩蓋病情,干擾醫師的診斷。

所以,39度要不要吃退燒藥,關鍵不在於那個僵硬的數字,而在於你「整體的感受」。

  • 如果39度高燒伴隨著劇烈不適,例如嚴重頭痛、肌肉痠痛、難以忍受的倦怠感,甚至出現神智不清、抽搐等危險徵兆,那麼服用退燒藥是必要的,並且應該立即就醫。 別猶豫,及時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才是上策。

  • 如果39度高燒,但精神狀態尚可,身體不適感還在可忍受範圍內,可以先觀察,並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例如溫水擦拭身體、多喝水、保持室內通風等。 如果物理降溫無效,或不適感加劇,再考慮服用退燒藥。

  • 無論如何,切忌自行服用過量的退燒藥或混合服用不同種類的退燒藥。 過量或不當服用退燒藥可能造成肝腎負擔,甚至引發其他副作用。

此外,以下幾點也需要特別留意:

  • 找出發燒的原因至關重要。 退燒藥只能治標,找出病因才能治本。 別忘了儘快就醫,讓醫師找出發燒的真正原因,並給予適切的治療。

  • 持續高燒不退或反覆發燒,務必就醫。 這可能是嚴重感染的徵兆,需要專業醫療介入。

  • 嬰幼兒、孕婦、慢性病患者等特殊族群,發燒的處理方式與成人不同,應諮詢醫師或藥師。

總而言之,發燒時,體溫計上的數字只是一個參考,更重要的是關注自身感受,並謹慎使用退燒藥。 切勿自行判斷,如有任何疑慮,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只有正確的觀念和做法,才能幫助我們戰勝病魔,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