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什麼時候有身分證?

2 瀏覽次數

依戶籍法規定,年滿14歲的國民必須申請身分證,未滿14歲則可選擇申辦。剛出生的嬰兒也能辦理,但考量到嬰兒容貌變化快,若與證件照差異過大,就需要換發,因此多為紀念性質。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嬰兒能擁有身分證嗎?:紀念意義大於實質用途

許多新手爸媽在喜迎新生命到來後,除了忙著照顧寶寶、適應新手生活外,也開始著手為孩子辦理各種文件。其中,關於「嬰兒是否能申請身分證」的問題,經常困擾著許多人。答案是肯定的,嬰兒確實可以擁有身分證,但實際用途可能與一般成年人持有的身分證有所不同。

依據台灣的戶籍法規定,年滿十四歲的國民必須申辦身分證,這是法定的義務。然而,未滿十四歲的國民,包含剛出生的嬰兒,則可選擇申辦。換句話說,為新生兒申請身分證,並非強制性的。

那麼,為什麼許多父母會考慮為寶寶申辦身分證呢?主要原因通常是出於紀念性質。對許多家庭來說,擁有一張記錄著孩子稚嫩模樣的身分證,具有珍貴的紀念價值。它象徵著一個新生命的正式到來,也見證著孩子從襁褓到成長的過程。

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嬰兒的容貌變化非常快速。剛出生的寶寶,可能每隔一段時間,外觀就會有明顯的改變。如果身分證上的照片與實際容貌差異過大,在需要驗證身分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困擾。例如,在醫療院所、銀行或其他需要核對身分的場合,可能會因為容貌不符而造成不便。

因此,雖然為嬰兒申請身分證具有紀念意義,但在實際應用上,可能需要考量到容貌變化的問題。若真的申辦了,也要記得定期檢視照片與實際容貌是否相符。若差異過大,建議適時換發,以確保在需要使用時,不會因為容貌問題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總結來說,嬰兒可以擁有身分證,但其主要價值在於紀念意義。在申辦前,建議父母考量到嬰兒容貌變化快速的特性,以及未來可能遇到的實際應用情境,再做出最適合自己家庭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