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會得憂鬱症嗎?

4 瀏覽次數

兒童憂鬱症並非性格缺陷,而是影響情緒、思考和行為的腦部疾病。 症狀較成人隱晦,需留意孩子異常行為。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孩子,也能有憂鬱症?

「孩子會得憂鬱症?」這個問題,或許在許多人心中,都帶著些許的疑惑和難以置信。 我們總以為憂鬱症是成年人的專屬,是人生挫折的產物,是性格缺陷的展現。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兒童憂鬱症並非性格缺陷,更不是一時的低落情緒,而是一種影響情緒、思考和行為的腦部疾病。 了解兒童憂鬱症,必須跳脫成見,以更細膩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的行為和感受。

兒童憂鬱症的症狀,和成年人有所不同,往往較為隱晦,不容易被察覺。 一個看似活潑好動的孩子,可能因為持續的低落情緒而變得沉默寡言,遊戲興趣喪失;一個原本學習優秀的孩子,可能突然成績下滑,學習動力消失;一個曾經樂於交友的孩子,可能變得孤僻、不願與人互動。 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都可能隱藏著憂鬱症的警訊。 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無法像大人一樣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痛苦,他們可能用焦慮、煩躁、食慾改變等方式,來展現內心的掙扎。

因此,家長和老師們的觀察至關重要。 留意孩子們的行為是否有異常改變,例如:情緒波動劇烈、睡眠和食慾的變化、對原本喜愛的事物失去興趣、容易感到疲倦、難以集中注意力、有自卑或負面想法、甚至有自傷或自殺念頭。 這些都可能是兒童憂鬱症的訊號。 更重要的是,要理解這些行為並非孩子故意為之,而是他們腦部生理機制發生的變化。

如果懷疑孩子可能罹患兒童憂鬱症,請盡快尋求專業協助。 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可以透過專業的評估和診斷,確認孩子的情況,並提供適切的治療方案。 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角色不是診斷,而是及早察覺並尋求幫助。 透過適當的治療,孩子們可以恢復身心健康,重拾快樂和希望。 重要的是,建立一個支持性的環境,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被愛護,才能幫助他們克服難關。 兒童憂鬱症並不可怕,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