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監護權可以看小孩嗎?

4 瀏覽次數

放棄監護權並不代表放棄孩子,您仍是孩子的親生父母,保有探視權利,並負有扶養責任。監護權歸屬可透過協商或法院判決決定,雙方仍需共同承擔養育責任。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放棄監護權,還能看小孩嗎?台灣法律實務解析

在家庭關係變動的過程中,監護權(在台灣法律上稱為「親權」)的議題往往是最令人牽掛的。許多父母在面臨離婚或其他變故時,可能會考量放棄監護權,但心中最大的疑問莫過於:「放棄監護權之後,我還能看小孩嗎?」

答案是:放棄監護權並不必然代表永遠失去與孩子相處的機會。 台灣的法律制度著重於保障子女的最佳利益,因此即使一方放棄了監護權,仍然保有探視權(在台灣法律上稱為「會面交往權」),並且對孩子負有扶養義務。

監護權與探視權的區別:

  • 監護權(親權): 指的是對未成年子女的權利與義務,包括對子女的人身保護、教養、財產管理等。監護權人負責決定孩子的生活、教育、醫療等重要事項。
  • 探視權(會面交往權): 指的是未擔任監護權的一方,可以與孩子見面、聯絡的權利。這是保障親子關係的重要機制,讓孩子在父母離異後,仍然能感受到父母的愛與關懷。

放棄監護權後的探視權安排:

即便您放棄了監護權,您仍然可以透過以下方式行使探視權:

  1. 協議: 您可以與孩子的監護權人協商探視的時間、地點、方式等。這通常是最理想的解決方式,因為雙方可以共同為孩子擬定最適合的探視計畫。協商的內容可以寫成書面協議,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2. 法院聲請: 如果雙方無法達成協議,您可以向法院聲請酌定或變更探視權。法院會考量子女的最佳利益、父母的意願、子女的年齡與成熟度等因素,來決定探視的具體內容。

法院在決定探視權時,通常會考量以下因素:

  • 子女的意願: 法院會考量子女的意願,特別是年齡較大的孩子。
  • 父母的狀況: 法院會評估父母的精神狀況、品行、經濟能力等,以確保探視對子女的身心發展是有益的。
  • 親子關係: 法院會考量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以及探視是否會影響子女的穩定生活。

扶養義務仍然存在:

即使放棄了監護權,您仍然對孩子負有扶養義務,需要負擔孩子的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扶養費的金額可以透過協議或法院判決來決定。

總結:

放棄監護權並不代表與孩子斷絕關係。您仍然保有探視權,可以與孩子見面、聯絡,並且對孩子負有扶養義務。重要的是,在處理監護權與探視權的議題時,應以子女的最佳利益為優先考量,透過協商或法律途徑,為孩子創造一個穩定、健康的成長環境。建議您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了解您的權益與義務,並為孩子爭取最大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