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照超音波不能喝水?

9 瀏覽次數

腹部超音波檢查,通常空腹進行,避免腸胃氣體干擾影像清晰度。但某些特定檢查,醫生反而會請您喝水,藉由充滿的胃部協助觀察後腹腔器官,例如胰臟或主動脈。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為什麼照腹部超音波有時要空腹,有時又要喝水?這問題困擾不少人,明明都是超音波檢查,為何規範卻大相逕庭?其實,關鍵就在於超音波的「穿透力」以及檢查的「目標器官」。

想像一下,超音波就像聲納,發出聲波穿透人體組織,再藉由回波影像呈現器官的結構。但聲波並非「穿牆術」,會受到組織密度與氣體的影響。腸胃道內充滿食物或氣體時,這些氣體會阻礙聲波傳遞,造成影像模糊不清,就像霧裡看花,醫生難以判讀。因此,許多腹部超音波檢查,特別是針對肝臟、膽囊、脾臟等器官的檢查,建議空腹進行,讓腸胃道盡可能清空,確保影像清晰。這就像要仔細觀察一幅畫,需要先將畫布上的灰塵擦拭乾淨才能欣賞細節一樣。

然而,這並不代表所有腹部超音波檢查都必須空腹。有些檢查,反而需要您事先喝水,將胃部充盈。這是因為部分器官,例如胰臟或主動脈,位於後腹腔,被腸胃道遮蔽。喝水充盈胃部後,可以將腸胃道往前推,讓醫生更容易觀察到這些隱藏在後方的器官。這就像撥開茂密的樹叢,才能看到隱藏在其中的野花一樣。

因此,「喝水與否」並非絕對,而是取決於檢查的目標器官以及醫生的判斷。 醫生會根據您的狀況和需要檢查的部位,告知您是否需要空腹或喝水,務必仔細聽從醫囑,才能確保檢查結果準確可靠。切勿自行揣測,以免影響檢查的品質,延誤診斷。總而言之,照腹部超音波「喝水與否」,關鍵在於如何讓目標器官在超音波影像中呈現最清晰的樣貌,以達到最佳的診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