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是人格分裂嗎?

10 瀏覽次數

思覺失調症與人格分裂症不同。過去稱「精神分裂症」,因「分裂」二字誤解,現改稱「思覺失調症」,更貼近症狀特徵。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思覺失調症,並非人格分裂

「思覺失調症」,這個名稱在近年來逐漸普及,取代了過去較為廣為人知的「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的更替,不只是字面上的改變,更代表著我們對此疾病更精準、更細膩的理解。然而,許多人仍會將思覺失調症與「人格分裂」混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必須釐清。

思覺失調症,是一種複雜的精神疾病,其特徵包括認知、情緒、行為和感知方面的異常。患者可能會出現幻覺(例如聽到不存在的聲音)、妄想(例如不切實際的信念),以及思考和言語的混亂。這些症狀的出現,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並造成社會功能的損害。

然而,思覺失調症並非人格分裂。人格分裂(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DID)是一種不同的精神疾病,其特徵是存在多重、獨立的人格。這些人格之間會互相交替,並且通常具有不同的記憶、行為模式和身份認同。這與思覺失調症的症狀,例如幻覺和妄想,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

過去「精神分裂症」這個名稱,因為「分裂」二字,容易引導人們聯想到人格分裂,造成誤解。因此,更換名稱為「思覺失調症」,更能反映此疾病的複雜症狀,以及與人格分裂的不同面向。

關鍵在於,思覺失調症涉及的是思緒、感覺和行為的混亂,而人格分裂則涉及的是人格的分割和轉換。兩者在病理機制、症狀表現和治療上皆有顯著差異,不應混為一談。

正確理解思覺失調症,有助於打破迷思,並提供更正確的支持和服務。 我們需要持續學習和了解,避免將此疾病與其他精神疾病混淆,才能真正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不論是專業人士或是關心者,了解不同疾病的特性,對提供更適切的支援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