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习惯要多久?

3 瀏覽次數

養成習慣需要「21 天法則」,意即重複一個行為或觀念 21 天即可變成習慣。這法則源自行為心理學,強調在 21 天的不斷重複中,新習慣或想法會形成並鞏固於個人之中。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破除迷思:改變習慣真的只需要 21 天嗎?深度解析習慣養成的真相

「21天法則」在談論習慣養成時,經常被提及。彷彿只要堅持某件事21天,就能輕鬆將其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這種簡化的觀念卻往往讓人們在嘗試改變時感到挫敗,最終放棄。究竟改變習慣需要多久?21天法則是否真的具有科學依據?

事實上,「21天法則」的起源並非來自嚴謹的行為心理學研究,而是整形外科醫生麥克斯威爾·馬爾茨 (Maxwell Maltz) 在1960年觀察病人術後適應期所做的結論。他注意到病人平均需要21天才能習慣自己新的容貌。馬爾茨將這個發現寫入了他的暢銷書《心理控制術》(Psycho-Cybernetics),並被廣泛流傳。

問題在於,馬爾茨的觀察並非針對所有習慣的養成,而是針對身體形象的適應。將其推廣到所有習慣的養成,顯然是過度簡化且缺乏科學根據的。

那麼,改變習慣究竟需要多久呢?倫敦大學學院的菲利帕·雷利(Phillippa Lally)博士進行了一項更深入的研究,她讓受試者選擇一項新的健康習慣(例如每天喝一杯水、每天跑步15分鐘),並記錄他們將該習慣內化的時間。

研究結果顯示,習慣養成所需的時間並非固定,而是因人而異,也因習慣的複雜程度而異。平均而言,受試者需要 18 到 254 天才能將新的行為變成自動化的習慣。 這意味著,有些簡單的習慣可能只需要幾週就能養成,而一些複雜的習慣則可能需要長達數月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研究發現 「一天都不間斷」並非關鍵要素。 中間偶爾的失誤,並不會完全阻礙習慣的養成。關鍵在於,重新回到正軌,並持續努力。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習慣養成呢?

  1. 拋棄 21 天的迷思: 了解習慣養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
  2. 設定可實現的目標: 從小而容易達成的目標開始,逐步增加難度。
  3. 將習慣與既有行為連結: 利用「行為堆疊」的方式,將新的習慣與已有的習慣連結,增加成功的機率。例如,每天刷完牙後就開始練習冥想。
  4. 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減少誘惑,並提供支持。例如,如果想養成運動的習慣,可以加入健身房,或是找一位運動夥伴。
  5. 容許自己犯錯: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失誤,不要過於苛責自己,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學習,並持續努力。

改變習慣是一個漫長而充滿挑戰的過程,沒有速成的方法。重要的是,設定合理的期望,持之以恆地努力,並從過程中享受進步的喜悅。與其追求快速的結果,不如專注於建立一個可持續的習慣養成系統,這才能真正幫助我們達成目標,並活出更健康、更充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