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保健品不能同時吃?

5 瀏覽次數

不同保健食品的成分可能互相影響,導致吸收效率降低或產生負面作用。 正確的搭配能提升效果,避免浪費與潛在風險。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保健食品,顧名思義,是為了保健而食用的食品,但並非所有保健食品都能「相親相愛」。許多人抱持著「多多益善」的心態,一次服用多種保健食品,卻不知這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危害健康。究竟哪些保健食品不能同時服用?箇中關鍵,在於成分間的交互作用。

首先,我們得了解,保健食品的成分複雜多元,例如維生素、礦物質、草本萃取物等等。這些成分之間的交互作用,可能是加成、拮抗,甚至是產生意料之外的化合物。一個簡單的例子是鈣和鐵:同時服用高劑量的鈣和鐵,鈣會抑制鐵的吸收,導致鐵劑功效大打折扣。這並非單純的「1+1<2」,而是可能造成身體鐵質缺乏的隱憂。

除了鈣和鐵,還有許多保健食品的搭配需格外謹慎:

  • 維生素C與鐵劑:雖然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但高劑量同時服用可能造成腸胃不適,例如腹瀉或嘔吐。因此,建議分開服用,時間間隔至少一小時。

  • 維生素K與抗凝血劑:維生素K參與血液凝固過程,若與抗凝血劑(例如華法林)同時服用,可能降低抗凝血劑的效果,增加血栓風險。服用抗凝血劑的民眾,務必諮詢醫生,避免自行服用含有維生素K的保健食品。

  • 咖啡因與某些草本萃取物:例如銀杏、聖約翰草等,本身可能具有刺激神經系統的作用。與咖啡因同時服用,容易造成心跳加速、失眠、焦慮等不適症狀。

  • 某些降血脂藥物與紅麴:紅麴含有洛伐他丁,與部分降血脂藥物成分類似,同時服用可能造成藥物過量,增加肝臟負擔。

  • 不同種類的草本萃取物:不同草本萃取物之間的交互作用複雜難測,例如某些草本萃取物可能加強或減弱其他草本萃取物的藥效,甚至產生不良反應。

總而言之,保健食品並非越多越好。在服用多種保健食品之前,務必仔細閱讀產品標籤,了解成分及可能的交互作用。如有任何疑慮,應諮詢醫生或藥師,避免因錯誤的搭配造成健康風險。切記,保健食品是輔助,而非替代醫療手段,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是根本之道。 別讓保健食品變成「保建」食品,聰明選擇、正確服用,才能真正享受保健食品帶來的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