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水可以吃什麼藥?

4 瀏覽次數

流鼻水困擾嗎?藥局提供多種選擇!鼻炎錠能緩解多重症狀,成分如Loratadine、Pseudoephedrine等。也可選用鼻噴劑,Fluticasone能同時改善鼻塞和流鼻水,Naphazoline、Xylometazoline則專注於緩解鼻塞。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流鼻水,這個惱人的小傢伙,總是讓人措手不及。尤其在台灣潮濕多變的氣候下,更是頻繁造訪,影響生活品質。許多人一感到鼻涕直流,便衝到藥局求助,面對琳琅滿目的藥品,卻不知如何選擇。別擔心,本文將深入淺出地說明流鼻水常見藥物類型及其作用機制,協助你聰明選藥,擺脫鼻涕蟲的糾纏。

首先,必須釐清一點:流鼻水本身並非疾病,而是許多疾病的症狀。例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等,都會引起流鼻水。因此,選擇藥物前,最好能了解自己流鼻水的成因。若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尋求醫生診斷,避免延誤治療。

藥局中最常見的流鼻水藥物主要分為兩大類:口服藥鼻噴劑

一、口服藥:

這類藥物通常以「鼻炎錠」的形式出現,多為抗組織胺和/或血管收縮劑的組合。

  • 抗組織胺 (Antihistamines): 這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利器。常見成分包括Loratadine (例如:克敏隆)、Cetirizine (例如:樂富寧)、Fexofenadine (例如:艾利奇)。它們能阻斷組織胺的釋放,減輕鼻癢、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然而,抗組織胺可能導致嗜睡,服用後應避免駕駛或操作危險機器。

  • 血管收縮劑 (Decongestants): 例如Pseudoephedrine (例如:成分中含有此成分的感冒藥)。這類藥物能收縮鼻腔血管,減輕鼻塞。但長期使用可能產生依賴性,導致「反彈效應」——停藥後鼻塞更嚴重。因此,血管收縮劑應短時間、少量使用,切勿自行長期服用。

二、鼻噴劑:

鼻噴劑直接作用於鼻腔黏膜,藥效發揮快速,但同樣需要注意使用頻率和劑量。

  • 類固醇鼻噴劑 (Corticosteroids): 例如Fluticasone (例如:飛利士)。這類藥物能有效控制發炎反應,緩解過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鼻水、鼻癢等症狀。藥效較緩慢,需持續使用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由於屬於處方藥,需經醫師處方使用。

  • 血管收縮劑鼻噴劑: 例如Naphazoline、Xylometazoline。與口服血管收縮劑一樣,能快速減輕鼻塞,但同樣存在依賴性和反彈效應的風險,應避免長期使用。

如何選擇?

選擇藥物時,應根據自身症狀和病因考量:

  • 過敏性鼻炎: 抗組織胺或類固醇鼻噴劑是首選。
  • 感冒引起的流鼻水: 可選擇含有抗組織胺和/或血管收縮劑的鼻炎錠,但需注意血管收縮劑的使用時間和劑量。
  • 鼻塞嚴重: 可考慮使用血管收縮劑鼻噴劑,但需謹慎使用,避免產生依賴性。

最後提醒: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切勿自行用藥。若症狀持續或加劇,請務必諮詢醫生或藥師,尋求專業的醫療建議,才能有效解決流鼻水困擾,恢復舒適生活。 切記,藥物使用需謹慎,勿自行購買服用,以免產生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