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輟生 會被 關 嗎?

3 瀏覽次數

義務教育期間頻繁中輟、逃家,不直接觸犯刑法,但可能觸犯相關行政法規,受社政單位或學校輔導,甚至依法介入家庭,協助改善學童處境。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中輟生會被關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並非簡單的「是」或「否」。普遍的誤解是,中輟生因為不上學就會被關進監獄,事實並非如此。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即使頻繁中輟、甚至逃家,通常不會直接觸犯刑法而被關進監獄。刑法主要規範的是犯罪行為,而中輟本身並不構成犯罪。

然而,這並不代表可以放任不管。頻繁中輟與逃家行為,反映出學童可能面臨著嚴重的家庭、心理或社會問題。這些問題若未及時處理,反而可能衍生出更嚴重的後果,例如:學業荒廢、社會偏差行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相關單位會透過行政法規介入,著重在輔導與協助,而非懲罰。

根據相關法規,教育主管機關以及社會局等社政單位,會積極介入輔導中輟生。這可能包含:

  • 學校輔導:學校會主動聯繫學生及家長,了解中輟原因,並提供學業輔導、心理諮商等協助,幫助學生重返校園。
  • 家庭訪視:社工人員會到家中訪視,了解家庭狀況,評估家庭是否需要相關協助,例如:經濟補助、親職教育、家庭治療等。若發現家庭有重大疏忽或虐待兒童等情事,則會依法介入,保護學童安全。
  • 社區資源連結:社工人員會連結社區資源,提供中輟生多元的輔導與支持,例如:課後輔導班、職訓課程、庇護性安置等。
  • 強制輔導:在極少數情況下,若經輔導仍無效,且學童的行為已嚴重影響自身安全或社會秩序,相關單位可能依法強制輔導,例如:安置在寄養家庭或少年輔育機構。但這並非將學生關進監獄,而是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並持續給予輔導與協助。

總而言之,義務教育期間頻繁中輟、逃家,並不會直接導致監禁。政府與相關單位更重視的是透過輔導與介入,協助學生解決問題,重返校園,並健康成長。 社會大眾也應以關懷與理解的角度看待中輟生,給予他們更多支持與機會,而非一昧的責備與批判。 唯有透過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預防中輟,並幫助這些孩子們走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