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學校被打可以報警嗎?

9 瀏覽次數

孩子受傷別忍耐!國中生遭鄰居掌摑,立即撥打110或113報案,並就醫驗傷蒐證,依法保護孩子權益,別讓暴力傷害留下陰影。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孩子在學校被打,可以報警嗎?答案是:可以!而且應該要!

許多家長在孩子遭受校園霸凌或暴力時,往往感到徬徨無助,不知所措。擔心報警會造成孩子更大的壓力,或是擔心事情鬧大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然而,沉默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可能讓暴力行為持續,甚至變本加厲,對孩子的身心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孩子在學校被打,不單純只是「打架」這麼簡單。這可能涉及傷害罪、恐嚇罪,甚至構成兒少保護的相關法條。 輕忽其嚴重性,只會讓施暴者更囂張,也剝奪了孩子應有的安全和保護。 因此,當孩子在學校遭受肢體暴力時,家長應積極採取行動,積極維護孩子的權益。

報警的時機與步驟:

  1. 立即評估情況: 孩子受傷的程度如何?施暴者是誰?事件經過是怎樣的?蒐集相關證據,例如孩子身上的傷痕照片或影片,同學的證詞等,都非常重要。

  2. 安撫孩子情緒: 孩子可能因受驚嚇而情緒崩潰,家長需先安撫孩子情緒,讓孩子感到安全和被保護。避免追問過於細節,以免造成孩子二次傷害。

  3. 撥打110或113: 110報案專線處理緊急狀況,而113保護專線則專注於兒少保護案件。 根據情況選擇撥打,並清楚描述事件經過、地點、時間以及相關人員。

  4. 就醫驗傷: 無論傷勢輕重,都應立即帶孩子就醫驗傷,並取得診斷證明書作為日後法律訴訟的證據。 驗傷報告能清晰記錄傷勢的程度,對後續的處理至關重要。

  5. 蒐集證據: 除了驗傷報告,其他證據也相當重要,例如校方相關紀錄、目擊證人的證詞、監視器畫面等等。 這些證據能幫助警方釐清案情,讓施暴者受到應有的懲罰。

  6. 與校方溝通: 在報案後,應主動與校方聯繫,告知事件經過,並要求校方協助調查及處理。 學校有責任保障學生在校園的安全,積極處理校園霸凌事件。

記住,孩子在學校被打,不是孩子的錯! 家長不要因為擔心影響孩子的學業或人際關係而選擇隱忍。 積極採取行動,讓施暴者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才能有效阻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支持與保護,避免暴力陰影長久影響孩子的心靈。 別讓沉默成為縱容暴力的幫兇,勇敢地為孩子爭取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