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修要繳學分費嗎?

2 瀏覽次數

停修課程會登記在成績單上,並註記為「停修」。停修後,學分不計入當學期修課總數。如果課程需繳納學分費(學雜費),已繳者不退費,未繳者仍須繳納。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棄修、停修,學分費的眉角你懂了嗎?

大學生活精彩紛呈,選課如戰場,許多同學在學期中可能因為各種原因,例如:課程內容與想像落差甚大、個人因素影響學習進度、或是發現時間規劃錯誤等等,而產生「棄修」或「停修」的念頭。然而,這牽涉到一個重要的議題:學分費到底該怎麼算?

很多同學容易將「棄修」和「停修」混為一談,其實兩者略有不同。「棄修」通常指的是學生完全放棄該課程,不再參與任何教學活動,而「停修」則更為正式,通常需要向學校提出申請,並在期限內完成相關手續。無論是棄修還是停修,都會在你的成績單上留下紀錄,註記為「停修」或類似字樣,表示你並未修讀完畢該課程,學分自然也不會計入當學期修課總數。

然而,關鍵問題來了:停修(或棄修)後,學分費到底要不要繳?

答案並非簡單的「是」或「否」,而是取決於學校的規定和你的繳費狀況。

一般來說,大部分學校的學雜費收費制度,是將學分費包含在學期總學雜費之中,並非按單科課程收費。因此,即使你停修了一門課,已繳交的學雜費通常不會退還。這就好比你已經購買了整套課程教材,即使你只使用了部分教材,也無法要求退還未使用的部分費用。

換句話說,即使停修,你仍然需要繳納學分費(包含在學雜費裡)。這點至關重要,許多同學誤以為停修後可以不用繳費,結果造成後續的繳費糾紛。如果你在停修前尚未繳交學雜費,學校仍然會向你收取應繳費用,因為學雜費是根據你註冊的學分數計算,而非你實際修讀的學分數。

所以,在選課前務必仔細衡量自身能力,慎選課程,避免因衝動選課而造成學費損失。如果有任何疑問,建議及時諮詢學校註冊組或相關單位,確認學校的具體規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最後,再次強調,停修只是讓你不用面對該課程的評量,卻不代表免除已產生(或應產生)的學雜費支出。 仔細規劃你的學習行程,才是避免不必要經濟損失的最佳策略。 別讓一時的衝動,影響你的荷包和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