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可以改四次嗎?

15 瀏覽次數

人生旅程,名字陪伴左右。法律規定,我們享有三次改名機會,珍視每一次更名,讓名字與人生新篇章完美契合。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人生旅程,名字如影隨形。它不僅是稱呼,更是自我認同的標籤,承載著家族歷史、個人期許,也影響著社會互動。許多人一生都使用著與生俱來的名字,但也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希望能透過改名,重新出發,開啟人生新篇章。

在台灣,關於改名次數的規定,常讓人有些混淆,網路上也流傳著「可以改名四次」的說法。實際上,根據《姓名條例》第六條規定,一個人一生有三次改名機會。這三次機會包含了出生登記的「初次命名」以及後續的兩次更改。

所謂的「四次」說法,其實是源自於對「初次命名」的理解差異。有些人將出生登記時的命名也算作一次改名,再加上後續允許的兩次更改,便成了「三次加一次」,也就是「四次」。但法律上,「初次命名」與後續的「更改姓名」是不同的概念。出生登記時,父母為新生兒取名,這是賦予孩子身份的初始動作,並非「更改」。因此,正確的理解應是:除了出生登記的命名之外,我們還有兩次更改姓名的機會。

然而,法律也並非完全僵化。若因特殊原因,例如:姓名與祖父母或父母相同,或是姓名粗俗不雅、諧音不雅造成困擾等,則可以向戶政事務所提出申請,經核准後,便可不受上述次數限制進行更改。

因此,与其纠结于改名次數,不如珍視這寶貴的機會。在決定改名前,務必深思熟慮,審慎評估。畢竟,名字不僅僅是一個符號,它更是我們與世界連結的橋樑,承載著我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每一次的更名,都應該是一個慎重的決定,讓新的名字能真正與我們的人生新篇章完美契合,帶來積極的影響。 切勿將改名視為兒戲,以免徒增不必要的麻煩,也讓珍貴的機會白白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