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勞可以在台灣工作幾年?

6 瀏覽次數

外籍勞工在台灣工作時間,依法累計不得超過12年。 目前開放的職位包含漁撈、看護、製造、營造等,詳情請參閱就業服務法。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在台灣,外籍勞工的工作年限並非一概而論,而是根據不同的工作類型和身份有所區別。雖然普遍認知是累計不得超過12年,但實際情況更為複雜,以下將詳細說明:

產業外籍勞工 (移工):

  • 原則上最長12年: 這是針對從事製造業、營造業、漁撈業等產業外籍勞工的規定。他們在同一雇主或不同雇主底下工作,累計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2年。期滿後,必須離境,並且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申請來台工作。

  • 特定情況可延長: 然而,並非所有產業外籍勞工都必須在12年後強制離境。若雇主能證明其具備特殊技能或專業,且國內勞動力確實無法填補該職缺,經由相關單位審核通過後,可申請延長聘僱期限,但延長期限及次數仍受相關法規限制。例如,部分擁有特殊技術的移工,在雇主提出申請並經主管機關許可後,可以延長聘僱期限。

家庭看護工 (外傭):

  • 最長14年(含轉換): 家庭看護工的工作年限計算方式略有不同。他們在單一雇主底下工作,最長可達14年。如果中途轉換雇主,累計工作年限同樣不得超過14年。

  • 特殊情況可續聘: 若被看護者情況特殊,例如重度失能、需要長期照護,且家庭成員確實無法自行照護,經由相關單位評估後,也有可能可以申請續聘,但仍須符合相關規定。

其他類型外籍勞工:

除了上述兩大類外,台灣還有其他類型的外籍勞工,例如:

  • 機構看護工: 在醫療機構或安養機構工作的看護工,其工作年限的規定也與產業外籍勞工類似,最長為12年,並可能依特定情況申請延長。
  • 白領外籍勞工: 針對具備專業技能或學歷的白領外籍人士,台灣有不同的聘僱規定,其工作年限也不受12年或14年的限制。

總結:

外籍勞工在台灣的工作年限並非單純的12年上限,而是會根據工作類型、個別情況以及相關法規而有所不同。 想要了解更精確的資訊,建議參考勞動部最新公告或洽詢相關單位,例如勞動力發展署,以確保資訊的正確性。 切勿僅憑網路上的片面資訊就做出判斷,以免造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