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 查 親生父母?

1 瀏覽次數

想了解親生父母?台灣戶籍謄本記載生、養父母資訊。 對被收養者而言,知曉身世是權利,而非禁忌。 坦然面對,才能避免造成親子關係的隔閡與不安全感。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尋根之旅:在台灣尋找親生父母的合法途徑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是許多被收養者心中長久盤旋的疑問。在台灣,尋找親生父母並非易事,但法律並非完全封閉,而是提供了一些合法途徑,讓有尋根需求的個體,有機會探索自己的身世。重要的是,這個過程需要謹慎處理,並尊重所有相關人士的權益。

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見的方式是 申請戶籍謄本。台灣的戶籍謄本,尤其是早期的戶籍謄本,往往詳細記載了個人的出生、收養等資訊。若您是被收養者,可以嘗試申請詳細記事的戶籍謄本。謄本上通常會註明生父母的姓名及相關資料(若有登記),以及養父母的姓名和收養日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戶籍謄本都完整記錄了生父母的資訊,這取決於當時的登記情況和相關法規。

如果戶籍謄本上的資訊不足,可以考慮向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兒盟) 或其他收養媒合機構求助。這些機構通常保存著收養案件的相關資料,或許能夠提供一些線索。但根據個案的不同,機構可能會因為保護生父母和養父母的隱私而有所限制。因此,需要抱持著理解和尊重的態度與機構溝通,並理解他們所受到的法律限制。

另一條路徑是 透過法律途徑。被收養者可以向法院聲請閱覽收養相關的卷宗。法院會審酌個案情況,權衡各方權益,決定是否允許閱覽。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委託律師協助,因為需要提供充分的理由,並向法院說明尋找親生父母的動機和計畫,以說服法官。

值得注意的是,尋找親生父母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可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挑戰。例如,生父母可能不願意被找到,或者資訊已經遺失,無法追溯。因此,在開始尋根之旅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並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可能出現的任何結果。

此外,尋找親生父母的動機和目的也至關重要。是單純的好奇?還是希望建立更深入的關係?無論動機為何,都需要尊重生父母和養父母的權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和傷害。

最後,建議在尋找親生父母的過程中,尋求專業的心理諮商或支持團體的協助。這個過程可能會引發複雜的情緒,例如失落、困惑、憤怒等等。透過專業的協助,可以更好地處理這些情緒,並找到內心的平衡。

總而言之,在台灣尋找親生父母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智慧和尊重。透過合法的途徑,並抱持著開放和理解的心態,或許能夠揭開身世之謎,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屬感。但更重要的是,無論結果如何,都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人生,並珍惜當下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