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養費有追溯期嗎?

8 瀏覽次數

扶養費請求可以溯及既往,但若有約定定期支付,逾期未請求則可能因時效而無法追討。未約定者,請求權時效為15年。子女是父母一輩子的責任,應盡早建立合理的扶養協議,避免日後爭議。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扶養費的追溯期:時間的長河與親情的責任

「爸爸媽媽,我養你們!」這句話,聽起來溫馨而充滿孝心,然而,現實中,親子間因扶養費而產生爭議的案例卻屢見不鮮。許多人疑惑:扶養費請求可以追溯到多久以前?答案並非簡單的「可以」或「不可以」,而是牽涉到法律時效和實際情況的複雜問題。

簡單來說,扶養費請求原則上可以溯及既往。這代表著,即便過去未曾要求支付扶養費,只要符合法律規定,仍然可以向法院請求追討過去應支付的金額。然而,這並不代表可以無限制地追溯到無限久遠的過去。 關鍵在於是否存在「約定」以及「時效」的限制。

首先,如果父母子女間已約定定期支付扶養費,例如每月支付特定金額,而一方未依約履行,則另一方可以請求支付未付的金額。但是,請求權並非無限期,會受到民法相關時效規定的限制。一般而言,超過一定期限(通常是兩年或五年,需依據個別約定而定)未請求,該筆欠款的請求權即會消滅,無法再追討。 這提醒我們,即使有約定,也應積極維護自身權益,定期追討未付的扶養費。

其次,如果父母子女間沒有約定定期支付扶養費,則請求權的時效為民法所規定的十五年。換句話說,從應支付扶養費的最後一天起算,十五年內可以向法院提出請求,超過十五年則請求權消滅。這十五年時效並非指從子女成年後開始計算,而是從每一筆應支付扶養費的最後一天開始計算,這一點十分重要。例如,若父母未盡到扶養義務長達二十年,子女並非只能請求這十五年內的扶養費,而是可以針對這二十年內每一年的應付扶養費,分別計算十五年時效,逐年向法院請求。這也表示,即使已過了許多時日,但仍有機會爭取到應有的權益。

然而,單純追討扶養費並非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子女的責任與父母的權利,是建立在親情基礎上的互相扶持,而非冰冷的法律糾紛。 盡早建立合理的扶養協議,例如將扶養費的金額、支付方式、支付期限等明確記載,並定期溝通,才能避免日後不必要的爭執,維護良好的親子關係。 法律提供保障,但更重要的,是親人間的理解與尊重。 唯有如此,才能讓「扶養」這兩個字,真正體現其溫暖的本質,而非訴訟的開始。 積極預防勝過事後補救,這才是處理親子扶養問題的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