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醫院錢會被告嗎?

7 瀏覽次數

積欠醫療費用可能面臨法律訴訟。依據民法規定,醫療費用請求權的時效為兩年,醫院若超過期限未行使,則可能喪失請求權利。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欠醫院錢會被告嗎? 這是一個讓許多人感到不安的問題,尤其在醫療費用高昂的現代社會。簡單來說,答案是:會,但並非絕對。 積欠醫療費用確實可能面臨法律訴訟,但背後牽涉許多因素,並非單純的「欠錢就一定被告」。

民法確實規定醫療費用請求權的時效為兩年。這意味著醫院自醫療行為結束之日起,有兩年的時間可以向您請求支付費用。超過兩年未採取法律行動,醫院就可能喪失請求權,您便不必再償還欠款。然而,這並不代表您可以輕忽這筆債務。

醫院追討欠款的方式,通常循序漸進:

  • 催繳通知: 一開始,醫院多半會透過電話、簡訊、郵寄等方式發出催繳通知,提醒您尚未繳清費用,並告知繳款期限及相關管道。 這階段是您與醫院協商還款計劃的最佳時機。 主動聯繫醫院,坦誠說明您的困難,尋求分期付款或其他可行的還款方案,通常能避免後續的法律糾紛。

  • 委託代收機構: 若催繳無效,醫院可能會將帳款委託給代收機構處理。 代收機構會持續追蹤您的繳款狀況,並可能採取更積極的催收方式,例如頻繁電話催繳、寄發存證信函等。

  • 法律訴訟: 這是最後的手段。 若經過多次催繳仍未收到款項,醫院才會考慮提起民事訴訟,向法院請求強制執行。 這將耗費您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並可能影響您的信用評級。 法院判決後,您需依判決結果履行還款義務,若拒絕執行,法院甚至可以強制執行,例如扣押您的財產或薪資。

影響醫院是否訴訟的因素:

  • 欠款金額: 金額較小的欠款,醫院可能基於成本考量而選擇放棄追討。

  • 病患的還款意願: 若您積極與醫院溝通,展現還款的意願並提出可行的還款計畫,醫院通常較願意給予機會。

  • 醫院的政策: 不同醫院的催收政策有所不同,有些醫院可能較寬鬆,而有些醫院則較為嚴格。

總結:

欠醫院錢並非小事,儘管民法規定有兩年的請求權時效,但這並不代表您可以置之不理。 積極與醫院溝通,尋求妥善的還款方案,才是避免陷入法律訴訟的最佳策略。 若您真的面臨經濟困難,不妨主動向醫院說明情況,尋求協助。 記住,誠實溝通往往比逃避問題更有效。 及早處理欠款問題,能避免日後更大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