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所得稅費用怎麼算?

7 瀏覽次數

台灣營業所得稅計算方式依所得額級距而異:12萬以下免稅;12萬至20萬元區間,超額部分稅率50%;超過20萬元,則以20%稅率計算應納稅額。 所得越高,稅率越高。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營業所得稅,是台灣企業和個人必須面對的重要稅務課題。其計算方式,與所得額有著密切的關聯,並非一成不變。本文將深入淺出地說明台灣營業所得稅的計算方法,並避免與現有資訊重複,以幫助讀者理解。

台灣營業所得稅的計算,並非簡單的乘法關係,而是分級累進的模式。這表示,不同所得額的個人或企業,其稅率會有所不同,所得越高,稅率也隨之提高。

首先,最重要的是了解免稅額。根據現行規定,營業所得在 12 萬元以下,皆免納營業所得稅。這表示,只要你的營業所得低於這個門檻,就無需計算及繳納稅款。

當營業所得介於 12 萬元至 20 萬元之間時,計算方式則為「累進課稅」。也就是說,超過 12 萬元的部分,將以 50% 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舉例來說,若你的營業所得為 15 萬元,則需要先計算超過 12 萬元的 3 萬元部分,並以 50% 計算,即 3 萬元 * 50% = 1.5 萬元,這就是你需要繳納的營業所得稅。

而當營業所得超過 20 萬元時,稅率則降至 20%。這表示,超過 20 萬元的部分,都將以 20% 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這部分的計算方式與前述類似,以超額所得計算稅額。例如,若你的營業所得為 25 萬元,則需先計算超過 20 萬元的 5 萬元部分,並以 20% 計算,即 5 萬元 * 20% = 1 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計算方式僅為基本原則。實際的計算過程中,可能涉及其他因素,例如扣除額、稅額抵減等。因此,在計算營業所得稅時,務必仔細參考相關法令及稅務單位提供之資訊,才能確保正確計算並避免錯誤。

此外,除了個人營業所得稅之外,企業的營業所得稅計算方式也可能有所不同,包括不同產業的規定和適用稅率。

總而言之,台灣營業所得稅的計算並非單純公式計算,而是依據不同所得額段位,採取不同的稅率。 了解分級累進的計算方式,以及相關的扣除額和稅額抵減,對個人和企業而言至關重要。 建議尋求專業稅務顧問協助,以確保在稅務規劃和申報方面做到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