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出走犯法嗎?

4 瀏覽次數

未滿20歲離家,若遭誘騙或脅迫,依法可處三年以下或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成年人離家雖不違法,但仍應與家人保持聯繫,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離家出走,究竟犯不犯法?這並非一個簡單的「是」或「否」就能回答的問題,它牽涉到年齡、動機、以及後續行為等多重因素。坊間流傳著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令人霧裡看花,因此,釐清事實真相至關重要。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成年人(依台灣法律規定,年滿20歲)離家本身並不違法。 這是憲法保障的遷徙自由的展現。成年人擁有自主決定居住地的權利,無論是搬到其他城市、省份,甚至是出國,只要沒有違法行為,法律都無法干涉。然而,這並不代表可以完全不顧及家人感受。成年人離家後,仍應主動與家人保持聯繫,告知自己的行蹤與狀況,避免家人擔憂,造成不必要的困擾與紛爭。這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維繫良好親情關係的基礎。 切記,自由的權利並非絕對,它應建立在尊重他人權益的基礎之上。

然而,情況對於未滿20歲的青少年則截然不同。未成年人離家出走本身並不構成犯罪,但若其離家出走的行為涉及其他違法情事,則將受到法律制裁。例如,若未成年人遭誘騙或脅迫離家,加害者將依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若情節重大,則可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部分的法律著重在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防止其遭受犯罪行為的侵害。 因此,若發現有未成年人遭誘騙或脅迫離家,應立即向警方報案,尋求法律協助。

此外,未成年人離家出走後,也可能衍生出其他的法律問題,例如:逃學、曠課、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等。這些問題的處理,則會依據其個別行為與情節而定。

總而言之,離家出走是否犯法,取決於個體的年齡和離家原因。成年人的離家行為本身並非違法,但應負責任地與家人聯繫;未成年人則需特別注意自身安全,避免遭受誘騙或脅迫,否則相關加害者將受到法律制裁。 家與人之間的關係複雜且多元,在做任何決定之前,都應審慎思考,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且符合法律規範的選擇。 若您或您的家人正處於這樣的困境,建議尋求法律諮詢或社工協助,以獲得更專業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