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乳癌越來越多?

2 瀏覽次數

乳癌發生率上升,除了遺傳,個人行為如避孕藥、荷爾蒙補充、高脂肪飲食都是風險。都會區空污、擁擠、壓力等環境因素,也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乳癌的迷霧:為什麼發生率節節攀升?

近年來,我們時常聽到身邊的親友、甚至新聞報導中出現乳癌的消息,彷彿乳癌的發生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這讓人不禁擔憂,為什麼乳癌越來越普遍?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遺傳因素之外,究竟還有哪些原因在背後推波助瀾?

的確,遺傳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如果家族中有乳癌病史,特別是母親、姊妹等一等親曾罹患乳癌,罹患乳癌的風險便會相對較高。然而,遺傳並非唯一的決定因素,許多研究顯示,後天的生活方式與環境影響,在乳癌的發生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首先,生活型態的轉變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現代女性普遍晚婚晚育,甚至選擇不生育,減少了懷孕及哺乳的機會。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會發生變化,有助於保護乳腺組織。而哺乳則能進一步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生育次數的減少,無形中增加了乳腺組織暴露於雌激素的時間,增加了乳癌的風險。

此外,飲食習慣的西化也是一個關鍵。現代人飲食精緻化,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攝取過多,不僅容易造成肥胖,也會影響體內的荷爾蒙平衡。研究顯示,肥胖,尤其是停經後肥胖,會增加體內雌激素的產生,提高罹患乳癌的風險。而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也可能對內分泌系統產生干擾。

再者,環境荷爾蒙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塑膠製品、化妝品、清潔劑等日常用品中,可能含有環境荷爾蒙,這些物質會模擬體內荷爾蒙的作用,干擾內分泌系統,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尤其是在高度都市化的台灣,空氣汙染、水質汙染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長時間暴露於這些有害物質中,無疑增加了乳癌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壓力的累積也可能成為乳癌的誘因之一。現代社會生活步調快速,工作壓力、家庭壓力、人際關係壓力等等,容易讓人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長期壓力會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使身體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最後,醫療行為的影響也需要被正視。部分女性為了延緩老化或改善更年期症狀,會選擇接受荷爾蒙補充療法。雖然短期內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但長期使用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因此,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前,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風險並定期追蹤檢查。

總結來說,乳癌發生率的上升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遺傳之外,生活型態的轉變、飲食習慣的西化、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壓力的累積以及醫療行為的影響,都可能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我們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做起,調整飲食習慣、減少壓力、避免接觸有害物質,並且定期進行乳房檢查,才能有效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守護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建立正確的乳癌防治觀念,才能在面對乳癌時,更加從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