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跟外科有什麼差別?

8 瀏覽次數

神經疾病的治療方式區分為內外科兩大類。神經內科採用藥物治療,常見患者為中風、腦退化人士。而神經外科則使用手術方式,治療腦腫瘤等疾病。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腦部健康的兩扇門

當我們談論到腦部健康,兩個重要的科別經常被提及: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雖然兩者都專注於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但它們的治療方式與專長領域卻有顯著的不同,可以想像成是通往腦部健康的兩扇門,透過不同的途徑守護著我們的神經系統。

簡單來說,神經內科醫師就像是「內部的守護者」,他們擅長運用藥物、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非侵入性的方式,來處理神經系統的疾病。他們診斷並治療的疾病範圍廣泛,包括:

  • 腦血管疾病: 中風、腦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神經內科醫師會致力於找出病因,控制血壓、膽固醇等危險因子,並給予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防止再次發作。
  • 神經退化性疾病: 阿茲海默症(俗稱腦退化)、帕金森氏症等。雖然這些疾病目前無法治癒,但神經內科醫師可以透過藥物來減緩疾病進程,並提供支持性的照護,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 癲癇: 神經內科醫師會進行癲癇的診斷,並開立抗癲癇藥物,協助患者控制發作。
  • 神經肌肉疾病: 重症肌無力、多發性硬化症等。這些疾病會影響神經與肌肉的傳導,神經內科醫師會使用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來改善患者的症狀。
  • 頭痛及其他疼痛症候群: 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等。神經內科醫師會針對不同的頭痛類型,提供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建議。
  • 感染性疾病: 腦炎、腦膜炎等。這些疾病是由於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神經內科醫師會給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來治療。

而神經外科醫師則是「外部的修復者」,他們精通各種手術技術,透過開刀的方式來解決神經系統的結構性問題。他們的專長領域主要包括:

  • 腦腫瘤: 包括良性腫瘤及惡性腫瘤,神經外科醫師會評估腫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整體狀況,決定是否需要手術切除。
  • 腦出血: 若是腦出血量大,壓迫到腦組織,神經外科醫師可能會進行開顱手術,清除血塊。
  • 顱腦外傷: 包括頭部外傷引起的腦出血、顱骨骨折等,神經外科醫師會評估傷勢,決定是否需要手術。
  • 脊椎疾病: 包括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等,神經外科醫師會進行手術,解除神經壓迫。
  • 先天性神經系統疾病: 包括腦積水、脊髓膨出等,神經外科醫師會進行手術矯正。
  • 功能性神經外科: 例如帕金森氏症的深腦刺激術、癲癇手術等。

簡而言之,神經內科醫師主要透過藥物及非侵入性治療來改善神經系統疾病,而神經外科醫師則透過手術來解決結構性問題。

那麼,什麼時候應該去看神經內科,什麼時候應該去看神經外科呢?

通常,當您出現以下症狀時,建議先諮詢神經內科醫師:

  • 不明原因的頭痛、頭暈
  • 肢體麻木、無力
  • 記憶力減退、認知功能障礙
  • 癲癇發作
  • 步態不穩、動作遲緩
  • 睡眠障礙

神經內科醫師會進行詳細的檢查,評估您的狀況,並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如果診斷結果顯示需要手術治療,神經內科醫師會將您轉介給神經外科醫師。

總結來說, 神經內科和神經外科是神經系統疾病治療中不可或缺的兩個重要科別。了解它們的差異,能夠幫助我們在面對神經系統問題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及時尋求最適合的醫療協助,守護我們的腦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