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變瘦要看哪一科?
一直變瘦,到底是怎麼回事?該看哪一科?
許多人追求窈窕身材,但若體重持續下降,卻非刻意減重所致,反而應該提高警覺。這種非預期性的體重減輕,尤其當減重幅度超過體重的 5% 至 10% 時,絕非小事,很可能是潛藏疾病的警訊。 別輕忽了這個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及時就醫才能及早診斷,避免病情惡化。
那麼,究竟該掛哪一科呢? 這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造成體重下降的原因相當多元,牽涉的科別也可能有所不同。 但我們可以從幾個常見的可能性,來推敲可能的求診方向:
1. 內分泌科: 這是許多非預期體重減輕的首選科別。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甲亢)是常見的元兇之一,患者的新陳代謝加快,導致體重下降、心悸、容易疲倦等症狀。 此外,糖尿病、庫欣氏症候群等內分泌疾病,也可能伴隨體重變化。 內分泌科醫師能透過抽血檢查,檢測相關激素水平,判斷是否為內分泌系統失調所致。
2. 消化內科(腸胃科): 消化系統疾病,例如腸胃炎、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等,都可能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導致體重下降。 若伴隨腹痛、腹瀉、便血等症狀,更應考慮就診消化內科,接受胃鏡、大腸鏡等檢查,釐清病因。 某些腸道寄生蟲感染也可能導致體重減輕,這需要專業醫師判斷。
3. 腫瘤科(血液腫瘤科): 這可能是令人擔憂,卻不得不考慮的可能性。 某些癌症,尤其消化道癌症、肺癌等,常會導致體重不明原因下降。 癌細胞會搶奪身體營養,加上疾病本身造成的疼痛、不適,都會影響食慾,最終導致體重減輕。 當然,體重下降並非癌症的唯一指標,但若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例如持續性疲倦、不明原因疼痛、淋巴結腫大等,則務必尋求腫瘤科醫師的診斷。
4. 心臟科: 某些心臟疾病,例如心臟衰竭,也可能導致體重下降。 這與身體的水腫消退有關,並非真正的脂肪減少。 因此,如果體重下降同時伴隨著呼吸困難、腳踝腫脹等症狀,應考慮就診心臟科。
5. 精神科: 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也可能間接導致體重下降。 患者可能因為食慾不振、缺乏生活動力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 若體重下降同時伴隨著情緒低落、失眠、缺乏興趣等症狀,建議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
總結:
非預期性的體重下降,並非單純的減肥成功,而是需要重視的健康警訊。 建議您先就近諮詢您的家庭醫師,根據您的症狀和病史,醫師會協助您判斷需要轉介至哪個專科進行更精確的診斷和治療。 別拖延就醫,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治療,守護您的健康。 記住,您的身體在發出求救信號,請聆聽它。
#內分泌#減肥#營養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