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症狀要做頸動脈超音波?

3 瀏覽次數

出現暫時性腦缺血症狀(如肢體無力、視力模糊),或有中樞性暈眩、頸部雜音、腦中風病史等,都建議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評估頸動脈健康,及早發現潛在的血管問題。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頸動脈超音波:及早發現,守護您的腦血管健康

腦中風,如同晴天霹靂,往往奪走健康甚至生命,令人聞之色變。然而,許多中風其實並非毫無預兆,而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被我們忽略了。及早發現潛在的血管問題,例如頸動脈狹窄,是預防中風的關鍵,而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正是扮演著這項重要角色的利器。

究竟什麼樣的症狀需要您提高警覺,尋求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呢? 單純的頭暈腦脹並不足以構成檢查的理由,但以下幾種情況,則強烈建議您盡快就醫,進行專業評估:

1.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TIA): 這被稱為「小中風」,症狀通常短暫,可能只有幾分鐘到幾個小時,卻是腦中風的前兆。 這些症狀包含但不限於:

  • 肢體無力或麻痺: 單側肢體(例如單側手腳)突然感到無力、麻痺,或感覺遲鈍。
  • 視力模糊或喪失: 單眼或雙眼突然視力模糊、變暗,甚至暫時失明。
  • 言語困難: 說話含糊不清、表達困難,或無法理解他人言語。
  • 平衡感失調: 突然感到頭暈目眩,失去平衡,容易跌倒。

如果您曾經歷上述任何一種症狀,即使症狀已經消退,也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及時就醫,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能有效評估腦血管是否潛藏危機。

2. 中樞性暈眩: 與一般周邊性暈眩不同,中樞性暈眩常伴隨其他神經學症狀,例如:複視、步態不穩、噁心嘔吐等。 此類暈眩可能源於腦幹或小腦的血液供應不足,頸動脈狹窄正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3. 頸部雜音: 有些人可以自行聽到頸部血管發出「嗡嗡」或「嗖嗖」的聲音,這可能是血液流經狹窄的頸動脈時所產生的雜音,稱為頸動脈雜音。 雖然並非所有頸動脈雜音都代表嚴重的問題,但它仍是需要進一步檢查的警訊。

4. 腦中風病史或家族病史: 如果您本身有腦中風病史,或家族中有中風或心血管疾病病史,您的頸動脈狹窄風險將會顯著提高。 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能有效監測血管狀況,及早預防再次中風。

5. 其他高危險因子: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等,都是增加頸動脈狹窄風險的危險因子。 即使沒有出現上述症狀,擁有這些高危險因子的人,也應該定期接受頸動脈超音波檢查。

總之,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是一項安全、無創的檢查,能早期發現頸動脈狹窄等問題。 別讓沉默的血管危機,成為您健康路上的絆腳石,及早預防,才能守護您的腦血管健康,擁有更美好的生活。 如果您有任何疑慮,請立即諮詢您的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