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要看哪一科?

0 瀏覽次數

唾液不足、感覺口乾舌燥?可先掛家醫科或耳鼻喉科尋求專業協助,找出潛在病因,及早診斷與治療。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揮之不去的乾渴:口乾舌燥,該掛哪一科?

口乾舌燥,就像沙漠旅人渴望綠洲般,令人難以忍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不僅影響說話、吞嚥,甚至睡眠品質也會大打折扣。 許多人對於口乾舌燥的成因不甚了解,更不清楚該尋求哪一科的協助。事實上,造成口乾舌燥的原因相當多元,從單純的脫水到潛在的疾病,都可能讓你的口腔如同枯竭的河床。

唾液,是維持口腔濕潤與健康的關鍵。它能幫助消化、清潔口腔、預防感染,並保護牙齒。當唾液分泌不足時,就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症狀。 除了感覺乾燥之外,還可能伴隨著以下情況:

  • 嘴巴黏膩、嘴唇乾裂
  • 吞嚥困難,尤其在食用乾性食物時
  • 口腔灼熱感或刺痛感
  • 味覺改變或喪失
  • 口臭
  • 聲音沙啞
  • 難以配戴假牙

如果您持續感到口乾舌燥,建議先掛 家醫科耳鼻喉科

家醫科醫師能初步評估您的整體健康狀況,並透過問診了解您的生活習慣、用藥史等,初步排除一些常見的口乾原因,例如:

  • 脫水: 水分攝取不足是造成口乾舌燥最常見的原因。
  • 藥物副作用: 許多藥物,例如抗組織胺、抗抑鬱藥、利尿劑等,都可能導致口乾。
  • 生活習慣: 抽菸、喝酒、嚼檳榔等都會減少唾液分泌。
  • 壓力和焦慮: 情緒壓力也會影響唾液腺的功能。

若家醫科醫師懷疑您的口乾舌燥與其他疾病相關,可能會建議您轉診至其他專科,例如:

耳鼻喉科: 耳鼻喉科醫師能檢查您的唾液腺,排除唾液腺結石、腫瘤或感染等問題。 某些自體免疫疾病,例如乾燥症候群,也會影響唾液腺功能,耳鼻喉科醫師也能協助診斷。

除了家醫科和耳鼻喉科,其他可能相關的科別包括:

  • 牙科: 口乾容易滋生細菌,增加蛀牙和牙周病的風險。牙醫師能提供口腔保健建議,並及早發現口腔問題。
  • 風濕免疫科: 若懷疑是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口乾,則需轉診至風濕免疫科做進一步檢查。
  • 神經內科: 某些神經系統疾病也可能影響唾液分泌。

切勿輕忽持續的口乾舌燥,及早就醫才能找出潛在病因,並獲得適當的治療。在就診前,您可以先記錄自己的症狀、用藥史和生活習慣,以便醫師更準確地診斷。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例如勤刷牙、使用牙線、定期洗牙等,也能幫助緩解口乾舌燥的不適。 多喝水,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料,也有助於維持口腔濕潤。 別讓口乾舌燥影響您的生活品質,積極尋求專業協助,才能重拾口腔的舒適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