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檢查有沒有腎結石?

0 瀏覽次數

長期腎結石可能引發水腎、感染等泌尿道併發症。診斷方式包含驗尿、驗血,以及利用X光或超音波檢查腎臟與泌尿系統,以確認結石位置與影響。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腎結石悄悄來襲?及早發現,遠離泌尿道危機!

腎結石,如同隱藏在體內的小炸彈,悄悄地累積、成長,直到帶來劇烈疼痛才讓人驚覺其存在。 長期忽視腎結石,可能引發水腎、腎盂腎炎等嚴重的泌尿道併發症,甚至危及腎臟功能。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檢查自己是否有腎結石呢?

許多人認為腎結石一定會帶來明顯的疼痛,才需要就醫。事實上,許多小顆的腎結石可能悄無聲息地存在,直到它移動到輸尿管造成阻塞,才會引發令人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像是刀割般,並伴隨噁心、嘔吐、血尿等症狀。 但即使沒有這些劇烈症狀,也不能掉以輕心。 以下幾種檢查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及早發現潛藏的腎結石:

1. 尿液檢查 (Urinalysis): 這是最基本且方便的檢查方式。醫生會檢驗尿液中的成分,例如紅血球、白血球、結晶體以及細菌等。血尿是腎結石常見的徵兆,因為結石移動時可能刮傷泌尿系統黏膜,導致出血。 然而,尿液檢查並不能直接看到結石,只能提供初步的線索。

2. 血液檢查 (Blood test): 血液檢查主要用來評估腎臟的功能以及是否有感染。例如,肌酸酐 (Creatinine) 和尿素氮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水平可以反映腎臟的過濾功能,而白血球指數則可以判斷是否有感染的現象。這些檢查結果雖然不能直接診斷腎結石,但可以幫助醫生評估腎臟的整體健康狀況,並提供額外的診斷資訊。

3. 影像學檢查: 這是確認腎結石存在與否,以及評估結石大小、位置和數量的關鍵檢查方式。常用的影像學檢查包含:

  • X光檢查 (X-ray): X光可以檢測出密度較高的結石,例如鈣質結石。但對於密度較低的結石,例如尿酸結石,X光可能無法檢測出來。

  • 腹部超音波 (Ultrasound): 超音波是一種無輻射的檢查方式,可以清楚地顯示腎臟和輸尿管的影像,並能檢測出大部分的腎結石,包括密度低的結石。 它也是孕婦相對安全的檢查方式。

  • 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 CT掃描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可以更精確地顯示腎結石的大小、位置和數量,甚至是微小的結石也能被偵測到。 但因為會暴露在輻射之下,通常會在其他檢查結果顯示疑似腎結石的情況下,才會使用CT掃描做進一步確認。

  • IVP (靜脈腎盂造影術): 此檢查已逐漸被CT取代,主要透過靜脈注射顯影劑,觀察腎臟及輸尿管的排泄功能,同時可以觀察到結石的存在及位置。

總結:

腎結石的檢查並非單一方法就能完全診斷,而是需要根據病人的症狀和醫生的臨床判斷,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如果您有反覆出現腰腹部疼痛、血尿、頻尿等症狀,或是家族有腎結石病史,請務必及早就醫,與醫生討論適合您的檢查項目,及早發現並處理腎結石,才能避免日後更嚴重的併發症,守護您的腎臟健康。 記住,預防勝於治療,多喝水、維持均衡飲食,都是預防腎結石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