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自己有糖尿病?
如何確定自己有糖尿病?別讓沉默殺手悄悄上身!
近年來,糖尿病在台灣的盛行率持續攀升,儼然成為影響國人健康的重大隱憂。糖尿病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讓人輕忽,等到察覺時可能已經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絕對是控制糖尿病、預防併發症的關鍵。
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呢?除了觀察自身是否有「吃多、喝多、尿多」的三多症狀,以及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疲勞、視力模糊、傷口難以癒合等情況外,最可靠的方式還是透過科學的檢驗來確認。
林芷伊醫師建議,透過簡單的「血液檢查」就能夠有效判斷。這聽起來可能很嚇人,但其實一點也不可怕,而且非常重要!血液檢查主要著重在以下幾個指標:
-
空腹血糖值: 這是最常用的檢測方式。檢查前需禁食8小時以上,隔天早上抽血測量。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標準:
- 正常: 空腹血糖值小於 100 mg/dL
- 糖尿病前期: 空腹血糖值介於 100 mg/dL 到 125 mg/dL 之間
- 糖尿病: 空腹血糖值等於或超過 126 mg/dL (需經由重複檢測確認)
林醫師提到,空腹血糖值落在 100 到 125 之間的人,代表你已經進入「糖尿病前期」。這是一個重要的警訊!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立即調整飲食、增加運動,並定期追蹤血糖變化,避免惡化成真正的糖尿病。
-
糖化血色素 (HbA1c): 這個指標反映的是過去 2-3 個月血糖控制的平均狀況。不需要空腹,隨時可以檢測。
- 正常: 糖化血色素小於 5.7%
- 糖尿病前期: 糖化血色素介於 5.7% 到 6.4% 之間
- 糖尿病: 糖化血色素等於或超過 6.5%
糖化血色素相較於空腹血糖,更能準確反映長期血糖控制的狀況,因此也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診斷指標。
-
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試驗 (OGTT): 這個檢測相對較複雜,需要先空腹抽血,然後喝下含糖飲料,在指定時間內再次抽血。主要是用來評估身體處理葡萄糖的能力。
- 正常: 2 小時血糖值小於 140 mg/dL
- 葡萄糖耐受不良: 2 小時血糖值介於 140 mg/dL 到 199 mg/dL 之間
- 糖尿病: 2 小時血糖值等於或超過 200 mg/dL
OGTT 主要用於診斷空腹血糖或糖化血色素不明顯的糖尿病,或是孕婦的妊娠糖尿病。
結論: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潛伏性。唯有透過定期健檢,並進行相關的血液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控制。若你發現自己有糖尿病風險因子,像是家族病史、肥胖、缺乏運動、高血壓、高血脂等,更應該提高警覺,定期接受檢查。
別讓糖尿病這個沉默殺手悄悄上身!積極面對,及早診斷,才能守護自己的健康,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品質。 記得諮詢專業醫師,了解最適合你的檢查方式與追蹤計畫喔!
#徵兆#檢查#糖尿病對答案提出建議: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反饋對我們改進答案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