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怎麼檢測?

3 瀏覽次數

心律不整難捉摸?醫師會透過心電圖確認種類,或以24小時心電圖捕捉陣發性異常。此外,也會檢查電解質濃度及血色素,找出潛在的貧血等誘發因素,更精準判斷病因。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如何檢測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的症狀並不明顯,因此不容易察覺。醫師會透過不同的檢查方式,來確認心律不整的類型與原因。

心電圖 (ECG)

心電圖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可以記錄心臟的電氣活動。醫師會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放置電極,以偵測心臟跳動時產生的電流變化。心電圖可以幫助醫師診斷各種心律不整,例如:竇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和心室顫動。

24 小時心電圖 (Holter Monitor)

24 小時心電圖是一種可攜式的裝置,可以持續記錄患者 24 小時的電心活動。這項檢查有助於捕捉陣發性心律不整,也就是偶爾才會發作的心律異常。

電解質檢查

電解質是維持身體機能正常運作的重要物質,例如鉀離子、鈉離子和鈣離子。電解質失衡會導致心臟跳動異常,因此醫師會檢查患者的電解質濃度,以排除是否為心律不整的誘發因素。

血色素檢查

血色素是一種蛋白質,存在於紅血球中,負責攜帶氧氣。貧血是指血液中紅血球或血色素濃度過低,可能會導致心臟供氧不足而出現心律不整。醫師會進行血色素檢查,以評估患者是否有貧血或其他血液病變的可能。

透過這些檢查,醫師可以判斷心律不整的類型和潛在原因,並制定適當的治療計畫,以改善患者的症狀和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