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能跑步嗎?

5 瀏覽次數

心肌梗塞發作後,運動時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建議在醫師評估後,依自身狀況調整運動強度。心肌梗塞患者術後 1 個月內,最大心跳率不宜超過休息時再加每分鐘 20 下;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 1 個月內,則不宜超過休息時再加每分鐘 30 下。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心肌梗塞後,還能再次享受奔跑的自由嗎?

心肌梗塞,這個讓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常常給我們帶來一種運動禁忌的印象。許多人會問:「我曾經心肌梗塞,還能跑步嗎?難道我的人生就要與運動絕緣了嗎?」答案並非絕對的否定,而是需要謹慎評估與逐步恢復。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心肌梗塞後的運動,絕對不是一蹴可幾的事情,務必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 醫師會根據你的心臟功能、血管狀況、以及整體健康狀況,評估你是否適合跑步,以及適合的運動強度。不要自行判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心肌梗塞後的復健運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初期階段,目標並非重返過去的運動強度,而是逐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心臟的適應能力。這可能從短距離的散步開始,慢慢增加距離和速度。復健的重點在於監控自己的身體反應,並在醫師或物理治療師的指導下調整運動計畫。

文章開頭提到的心跳率限制,是相當重要的參考指標。 術後一個月內,心跳率的控制對於心臟的恢復至關重要。超過限制的心跳率,可能對心臟造成額外的壓力,甚至引發危險。務必佩戴心率監測裝置,並在運動過程中隨時注意自己的心跳。

那麼,心肌梗塞後跑步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 熱身與緩和運動: 無論是心肌梗塞前還是後,熱身都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步驟。它可以讓心臟逐漸適應運動強度,減少不適。緩和運動則能讓心跳慢慢恢復正常,避免突然停止運動造成的血壓驟降。
  • 注意身體訊號: 跑步過程中,務必注意身體發出的訊號。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頭暈、噁心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尋求醫療協助。
  • 選擇合適的環境: 盡量選擇平坦、空氣流通的場地,避免在炎熱或寒冷的環境下運動。空氣品質不佳時,也應避免戶外運動。
  • 適時補充水分: 跑步過程中容易流失水分,應適時補充水分,避免脫水對心臟造成負擔。
  • 與醫師保持聯繫: 定期回診,讓醫師了解你的運動狀況,並根據你的情況調整用藥或運動計畫。

總而言之,心肌梗塞後並非完全喪失跑步的機會,但務必謹慎評估、循序漸進、並在專業醫療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透過積極的復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許多心肌梗塞患者都能夠重拾運動的樂趣,享受更健康的生活。跑步,可以是一種目標,一種動力,但更重要的是,聆聽身體的聲音,量力而為,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