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100要吃藥嗎?

4 瀏覽次數

心跳過快不一定是心律不整,但若心跳長期超過100下,建議尋求醫師診斷。心律不整的治療方式需由專業醫師評估,切勿自行購藥服用,以免延誤病情或產生副作用。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心跳一百,藥箱該不該打開?

最近胸口怦怦跳,數了一下心跳,竟然超過一百下!是不是心臟出問題了?要不要自己吃點藥壓一壓?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焦慮。看到數字「100」在心跳計上跳動,腦中立刻浮現「心律不整」、「心臟病」等字眼,恐懼感油然而生。然而,心跳一百就一定需要吃藥嗎?答案並非單純的「是」或「否」。

事實上,心跳超過一百下(心率過速)的原因相當多元,並非所有情況都代表疾病。一時的緊張、劇烈運動、喝太多咖啡或茶、發燒,甚至情緒激動,都可能導致心跳暫時加快。這些情況下,心跳恢復正常後,便無需擔心。但若心跳長期維持在一百上下,甚至伴隨胸悶、胸痛、頭暈、呼吸困難等症狀,就必須提高警覺,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所謂「長期」,並無絕對的標準時間,但如果持續數天、甚至數週都維持在這個速度,就值得進一步檢查。 因為心跳過快可能源自許多不同的疾病,例如:

  • 心律不整: 這是一種心跳節律異常的疾病,可能造成心跳過快、過慢或不規律。 不同類型的心律不整,其症狀與嚴重程度也大相逕庭。
  •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分泌過多激素,會影響心臟的活動,導致心跳加快。
  • 貧血: 血液攜氧能力下降,心臟必須更努力地工作來輸送氧氣,因此心跳加快。
  • 心臟瓣膜疾病: 心臟瓣膜功能異常,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導致心跳加快。
  • 感染: 某些感染會刺激心臟,導致心跳過快。

自行服用藥物,例如某些降血壓藥物或鎮定劑,企圖降低心跳速率,是相當危險的行為。 這些藥物可能有嚴重的副作用,而且並非針對所有導致心跳過快的原因都有效。 更重要的是,自行服藥可能會掩蓋病情,延誤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導致病情惡化。

因此,當心跳長期維持在一百以上時,正確的做法是盡快就醫,尋求心臟科醫師的診斷。醫師會根據病史、身體檢查以及必要的檢測,例如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找出心跳過快的原因,並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這才是保障您心臟健康,遠離風險的最佳途徑。 切記,健康不是兒戲,別讓一時的猶豫,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您的健康,值得您給予最完善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