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神經失調心臟會不舒服嗎?

5 瀏覽次數

自律神經失調可能引起心悸、心跳不穩等心臟不適。此外,腸胃也容易出狀況,像是腹痛、便秘、腹瀉或食慾不振,甚至會覺得喉嚨卡卡、消化不良。

提供建議 0 喜歡次數

自律神經失調,心臟也會跟著「跳」?——解開心臟不適的謎團

五臟六腑皆受自律神經支配,因此自律神經失調不僅會影響心情,更可能牽動全身器官,造成各式各樣的症狀。許多人擔心自律神經失調會傷及心臟,這並非杞人憂天。事實上,自律神經失調確實可能導致心臟不適,其症狀複雜多樣,需要仔細分辨才能對症下藥。

自律神經系統,就好比人體內一個精密的「自動駕駛」系統,它負責調節心跳、呼吸、消化等維持生命基本機能的運作,而我們大多數時間並不需要意識性地去控制這些過程。它包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個互相拮抗的系統,交感神經負責「戰鬥或逃跑」反應,會加快心跳、提升血壓;副交感神經則負責「休息和消化」,會減緩心跳、降低血壓。當這兩個系統失衡,就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的心臟不適,並非直接損傷心臟本身的結構或功能,而是神經系統失調導致心臟的「反應」異常。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心悸,感覺心跳加速、怦怦亂跳、胸悶,甚至會有心臟好像要跳出來般的恐懼感。此外,心跳也可能出現不規律的現象,像是心跳過快(心動過速)心跳過慢(心動過緩),這些都讓患者感到不安和焦慮,進而加劇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的心臟不適,並不等同於罹患心臟疾病。雖然症狀相似,但其成因截然不同。心臟疾病通常是因器質性病變造成,例如冠狀動脈阻塞、心肌梗塞等;而自律神經失調則是由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所導致。因此,當出現心臟不適症狀時,務必就醫檢查,由專業醫師透過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檢查,區分是自律神經失調還是真正的器質性心臟疾病。

除了心臟,自律神經失調還會波及其他器官,產生連鎖反應。例如腸胃系統容易出現腹痛、便秘、腹瀉或食慾不振等問題;有些人則會感到喉嚨卡卡、消化不良。這些症狀的出現,會讓患者更加焦慮不安,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自律神經失調的病情。

總而言之,自律神經失調確實可能引起心臟不適,例如心悸、心跳不穩等,但這些症狀並不代表患有心臟疾病。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才能有效控制症狀,避免病情惡化,並安心地恢復健康的生活。切勿自行判斷,以免延誤病情。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治療,才能戰勝自律神經失調帶來的困擾。